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2: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市印发《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 ~~~
我市印发《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
“八美之城”怎么建?请您提意见
青岛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
为城市清洁美丽贡献“青岛智慧”。

  以和谐生态、品质环境、健康韧性、宜居典范、低碳先行、出彩文化、现代制度、绿色窗口“八美之城”为建设重点,打造山风海韵、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美丽青岛……16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全面推进美丽青岛建设工作,该局组织编制了《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将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区,为特大城市清洁美丽建设贡献青岛智慧。市民如有意见建议,可联系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生态保护处(地址:青岛市延安一路41号504房间,邮编:266000,电话:82870949,邮箱:214471022@qq.com)。公开征集意见截至6月14日。

  生态优先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篇章

  青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被誉为“东方瑞士”。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新篇章。

  青岛鸟类种类数量占全省91%。林地与耕地资源丰富,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拥有6种湿地类型,自然湿地保护率70%。海岸线长760公里,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39%,拥有120个海岛,金沙、绿岬、红礁、碧海形成“世界最美海湾”。

  青岛市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3天,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度排名全国前列。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出台“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青岛市获得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宜居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引领”的重要一极,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全省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青岛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发展保护格局仍需优化,绿色竞争优势尚未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有待提高,城乡人居生活品质有待提升,优质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仍有差距。

  八美之城

  系统谋划美丽青岛建设

  根据纲要,我市将以和谐生态、品质环境、健康韧性、宜居典范、低碳先行、出彩文化、现代制度、绿色窗口“八美之城”为建设重点,打造山风海韵、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美丽青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区,为特大城市清洁美丽建设贡献青岛智慧。

  对标国际可持续发展先进城市,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模式,以美丽青岛品牌效应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讲好美丽中国建设的“青岛故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美丽青岛建设,坚持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治理,推进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立足“山海岛城湾、田园林水乡”交融共生的生态城市基底,聚山海形胜,汇中西之长,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湾一体特色,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建设特色模式,打造别样精彩的美丽青岛名片。

  纲要对青岛的定位为:充分发挥“国际客厅”效应,将青岛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开放创新高地,建设山东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打造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发挥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城市引领作用,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争创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努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体现龙头担当。围绕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统筹气、水、土、海等要素,健全陆海统筹污染治理体系,促进“河-陆-湾-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力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城乡高水平融合、人民安居乐业的滨海宜居典范之城。

  2035年

  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面建成

  根据纲要,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基本建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一流生态基底更加稳固。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蓝色经济和绿色经济新动能加速释放,“两山”转化通道创新拓展。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绿色生活方式广泛推行,滨海城市特色风貌更加突出。共建共享的美丽建设政策机制持续优化,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

  203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总体建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实现碳排放达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城市绿色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面建成。城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成为常态,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范式全国领先,人民普遍享有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好生活,成为全球海洋生态文明都会和滨海宜居典范之城。

  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展现壮丽图景。稳步迈向碳中和,与国际一流城市相匹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新形态的重要窗口。

  实施“从山顶到海洋”的“陆海一盘棋”策略,筑牢通山达海的生态基底,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建立覆盖全面的生态监管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高质量“山海湾岛林田河”生命共同体。

  以崂山区、莱西市、平度市、西海岸新区等为重点,对历史遗留露天矿山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到2035年,都市区破损山体修复率达到100%。建设崂山、胶州湾等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培)育中心及野放(化)基地,实施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物种抢救性保护。到2035年,实现本地植物指数≥0.8,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达到100%。到2035年,外来入侵物种摸底调查完成率≥95%。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A03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4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8版:火热的一线
   第A09版:城事
   第A10版:影剧院
   第A11版:文化新闻
   第A12版:博览
“八美之城”怎么建?请您提意见
青岛晚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A02“八美之城”怎么建?请您提意见 2023-05-17 2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