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建设项目龙川路站,装载车、除渣机等机械设备进场后,“屁股”后面都会被焊上一个“小背篓”,里面存放着两块铁疙瘩——防溜车片。看上去不起眼,却在防止溜车、保障施工安全方面发挥着大作用,它的发明者是只有初中文凭的支护班组班组长杨小康。
得益于班组建设,类似这样小发明、小创造的“头脑风暴”,频频在青岛地铁集团的建设现场涌现。聚焦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青岛地铁集团探索试点以班组民主自治管理为核心的班组建设,在“小立法+二次分配”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赋能下,900多个基层班组恰如广布的“能量细胞”,不断激发地铁建设焕发出大能量。
爱岗敬业肯琢磨
施工小发明创造频现
“杨班,你的建议太好了,赶紧总结总结经验,把它进一步推广出去。”走进施工现场亲身体验了一番,中铁十九局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06工区项目生产经理郝亮激动地说道。郝亮所说的杨班,是该工区龙川路站开挖支护班组的班组长杨小康。39岁的杨小康来自东北农村,先后参建了青岛地铁11号线、地铁4号线。去年4月,跟随项目部参与到2号线二期的施工中来。工作中,杨小康吃苦耐劳肯钻研,技术水平在项目部数一数二。
地铁建设要靠团队力量,一人优秀并不能保证整个队伍拔尖。改变发生在去年7月。当时,项目部统筹开挖支护工作成立班组,经过职工推荐和项目部综合考察,杨小康被选为首任班组长。杨小康坦言,班组建设工作正式开始前,项目部组织了多次培训,他对其中的“小立法+二次分配”激励机制印象格外深刻:有了二次分配的政策激励,就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让大家把项目部当成家一样爱护、珍惜,工作也由以前的“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
开挖支护涉及喷锚、爆破、立架等多方面,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杨小康,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消除日常工作中的小隐患,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因此,在讨论制定小立法内容时,杨小康在和大家商量后,加大了安全隐患排查、解决的考核比重。
郝亮所说的要进一步推广出去的经验,就是班组建设开展后结出的硕果:日常工作中杨小康和工友发现,由于所在车站的施工便道有7度的坡度,机械设备进场后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一旦因意外发生溜车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大家提出了增设防溜车片的想法。最终,一个简易的防溜车设备便出现了。通过在机械设备“屁股”后面加装“背篓”,随车携带溜车片,司机停下车后,第一时间将其取出安放在前后轮,既便利又有效保障了安全。为防止司机遗忘,在小立法的考核中,杨小康也设置了加分项。班组成员发现后及时提醒的,都能得到加分,在月底考核时通过二次分配机制变成实实在在的资金奖励。“如果没有开展班组建设,不实行小立法+二次分配,大家抱有侥幸心理可能看到了也不会提醒,而事故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侥幸中发生。”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业主代表陶郑说。
类似防溜车片这样的小发明、小创造,在杨小康所在的班组还有不少:为保障用电安全,配电箱加装指纹型密码锁,确保非专业人员无法进入带电区域,全面提升安全用电管控力度;一种适用于杜绝火种的小发明,解决了工人吸烟和火种进入作业区问题;一种提前埋设的缆风绳基础装置小设计,解决了对高达构筑物抗风等级不小于12级的相关要求……
出谋划策爱建言
技能与实体质量双提升
接受采访时,中铁十八局5号线土建一标02工区麦北区间TBM始发井班组长胡颖浩至今仍清楚记得去年7月班组建设开始时的场景。作为一名参建过4号线的“老兵”,起初胡颖浩觉得班组建设工作难度很大,以为就是多了一项工作而已。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很快就尝到了班组建设开展的“甜头”。在他看来,班组建设工作是自己得以迅速成长的基石。
胡颖浩告诉记者,班组建设开展后,全体工人一起商定好“小立法”,大家一起执行。施工中工人会自己把控质量,有什么问题或好的建议会主动提出来,大家的积极性出现了明显变化,都想加分多拿钱。不仅如此,通过班组建设,大家成了一个整体,不再是以前的散兵游勇、各自为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眼下,胡颖浩正带着工友们开始了TBM掘进工作。如果不是开展班组建设,工区的TBM掘进至少要推迟十多天。在TBM安装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大件物品运输,途中需要迁移搬运一些障碍物,胡颖浩在班组群里发布“召集令”后,大家闻讯而动,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
工区安全总监潘洪涛告诉记者,麦北区间始发井开挖支护班组创建于2022年7月21日,是地铁集团首批通过样板达标验收的示范班组。该班组由工区项目部直接组建,负责麦北区间始发井的开挖和初期支护施工。班组成员22人,全员施工经验均在15年以上,是一支自我革新、笃行实干的样板示范班组。班组充分发挥经验丰富这一绝对优势,通过实施“小立法”,解决施工与生活问题16项,不断提升自我安全的主动性、质量意识的自觉性,实现班组自管自治,成员变被动为主动。大家主动自检质量、主动曝光隐患、自主优化创新,工序验收连续保持一次性通过。此外,作业过程中开展“干中比、比中干”技能比武,实现技能与实体质量双提升“双赢”。
面对施工难题时,班组成员踊跃讨论、建言献策,与业主、监理、设计等“五方”主体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创新提出将现浇腰梁改为预制腰梁,解决了腰梁等候时间长的问题;调整竖井单侧开挖步距,解决了对拉锚索空间受限等影响作业效率的困难。“班组建设开展过程中,小立法+二次分配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提供了极大动能。”截至目前,项目部已为二次分配投入了30余万元资金。
助力高质量发展
班组小细胞激发大能量
班组是青岛地铁从事运营生产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青岛地铁集团有员工1.4万人,一线员工分布在561个运营班组,再加上委外单位、参建方,一共有900多个基层班组,它们就如地铁集团的“能量细胞”,负责146座车站的运营、188公里的线路建设工作,人员基数大、专业门类多、点位分布广、管理结构与模式相对复杂。传统班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要求,地铁集团在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时代背景下,探索试点以班组民主自治管理为核心的班组建设,力求探寻一条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基层管理新模式,构建一套科学、民主的基层自治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地铁建设一线内生动力。
杨小康和胡颖浩的经历体验,正是班组建设工作开花结果的个例体现。类似这样的个例,在地铁集团900多个基层班组中俯拾皆是。在班组建设过程中,通过坚持党建统领、群众路线、参与式民主管理“三大举措”,极大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精气神。在建设一线,三期规划7条线路仅用9个月实现全部开工,刷新建设速度。同时,班组建设有力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攻克装配式建造等一系列重大施工技术难题,6号线6座车站采用全方位装配式建造,相比同规模现浇式车站减少用工80%,节省钢材约800吨,碳排放量减排约20%,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有力支撑青岛地铁装配式建造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地铁集团印发了青岛地铁工程班组建设领导包保方案,建立班组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形成级级压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去年,地铁集团领导班子到一线班组跟岗调研300余次,领题攻坚33项,各级领导班子共包保班组83个,其中52个班组通过示范验收。青岛地铁班组建设也荣获2022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交出了一份探索中国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国企答卷”。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