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腹部剧痛,小心是腹主动脉瘤找上门。虽然名字里有“瘤”字,但腹主动脉瘤可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腹主动脉因为长期的动脉硬化,加上血管的强度下降导致的血管瘤扩张。腹主动脉瘤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生破裂,患者会发生大出血、休克,死亡率可达70%。因此,在破裂前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个体内的“定时炸弹”非常重要。本期《健康青岛》邀请了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血管外科主任李大林,与市民交流腹主动脉瘤那些事儿。市民如有问题可拨打健康热线85702120。同时,市民可关注市立医院官微了解相关内容。
七旬老人黄先生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腹主动脉瘤,当时他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他慕名找到了血管外科专家李大林。经检查发现,老人的腹主动脉瘤直径约5厘米,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李大林采用介入的方法,在患者的腹主动脉内壁上固定一个覆膜支架,使腹主动脉内的血流经过人造血管,从而与瘤腔隔绝。李大林通过导管导丝穿针引线,一个小时后,造影结果显示,覆膜支架安装到位,手术顺利结束。术后一天,老人下地活动,仅四天便能顺利出院回家了。另一位患者葛先生因腹痛来到消化科就诊,结果CT检查发现了腹主动脉瘤的夹层动脉瘤,这意味着血管内膜已经出现了破裂,血液到了血管内壁里,动脉瘤随时有可能破裂、出血。为此,李大林再次临危受命,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而,葛先生的腹主动脉瘤同时累及腹腔的4根主要分支血管,常规支架植入手术无法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经过严谨的术前研判,李大林决定在全麻下为葛先生完成一台难度极大的四开窗手术,手术将通过双上肢动脉、双下肢动脉四个通路来完成。术前,借助3D打印技术,对血管进行重建等。在6个小时的手术中,主刀医生李大林需要将覆膜支架开窗的位置和四支血管对合好,释放支架、贴紧血管壁、重建4个分支血管,手术每一步都要做到严丝合缝,实现完全的重合。术后24小时,葛先生即可下地活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成功解除。83岁的王老先生同样是一位腹主动脉瘤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发现了这一“炸弹”。由于腹主动脉瘤距离锁骨下动脉非常近,李大林在术中需要置入覆膜支架、完成原位开窗、重建等一系列精细操作,最终帮助老人化险为夷。术后,老人恢复顺利,拆除“炸弹”后便可进行胃肠镜检查了。
腹主动脉瘤是由于老化、损伤或者其他原因,使得主动脉壁不再牢靠并导致主动脉膨胀扩张,由“直型水管”样的血管变成了鼓起的“气球”,扩张到了一定程度,“气球”承受不住压力,就会发生破裂。腹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超过60%的患者到医院就诊之前就过世了,抢救成功率也只有50%左右。因此,李大林建议,市民应注意定期体检,对付腹主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于波 张小青
《健康青岛》播出时间
QTV-2首播:周六8:50 重播:周一9:25 周三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