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着力解决好一系列重大难题,加强系统集成、促进协同高效,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指明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和前进方向,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全面、系统的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和主体的复杂巨系统工程,不是体制上的零敲碎打和修修补补,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体制机制的联动调整。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使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二者的关系是影响改革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重大问题。国际经验教训表明,如果没有生产率持续提高和经济合理增长作为必要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经济发展的好处并不会自动惠及每一个群体,经济发展的“涓流效应”也不会普遍发生,做大“蛋糕”并不必然保证能够分好“蛋糕”。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笃信涓流经济学这一新自由主义理念,没有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经济和社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贫富两极分化并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造成社会冲突,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和社会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使二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必须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发挥社会建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在制定政策与推进改革中,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社会稳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增强改革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能否实现有机统一与相互促进是关涉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性、有效性与科学性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不断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各类经营主体才能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才能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垄断等一系列固有缺陷,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一定要用好辩证法、两点论,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作用的最佳结合点,把“两只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重要基础,公平是提升效率的有力支撑,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得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关涉全面深化改革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包容性的重大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价值底色。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既不能片面追求效率而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不能忽视公平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去追求超越发展阶段的公平而影响社会活力的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一方面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通过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发展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提升效率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切实解决好提升效率与保障公平之间的矛盾问题,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正确处理活力和秩序的关系
活力与秩序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焕发社会活力的重要前提,社会活力迸发则会促进社会秩序的提升。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是关涉全面深化改革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的重大问题。活力蕴含着发展创新的生命力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如果缺乏活力,就会缺乏创新动力,人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起来。秩序代表着社会的有序、和谐和稳定,如果没有稳定的秩序,就无法营造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历史与实践不断证明,只有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保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才能凝聚民心,维护社会团结,铸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全面看待社会稳定形势,准确把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推动社会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动态平衡中行稳致远。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突出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妨碍活力释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使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发展新优势不断塑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把握活力和秩序的关系,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人们参与改革的动力和热情,消除分歧、凝聚共识,创造活力满满又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各重要领域的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社会大局长期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安全形势分析和动态评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从而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发展动力、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