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生产要素已经发展到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路径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来源转型,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转变,构建起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这种背景下,原有增长路径下相关制度安排的适用性减弱,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起新型生产关系。所以,加快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青岛市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型生产关系是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优势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这正是从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的角度提出的总体要求。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坚持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原则,从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实际出发,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稳步有序推进。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通过突破部分不适宜的生产关系桎梏来把握青岛发展的“机会窗口”:既要清理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和旧政策,同时也要制定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打头阵、当先锋”的青岛,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
对于青岛自身发展而言,要抓住契机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梗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驱动力。一是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生产关系,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塑造建成一流营商环境的“青岛模式”。二是以开放促发展,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追逐数量增长向追求结构优化转变,通过进口和出口协调、货物和服务并重、贸易和投资融合、贸易和产业联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在扩大开放过程中,充分发挥青岛自贸片区的开放引领作用,通过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在投资、贸易、金融、全过程监管、产业开放发展、要素资源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为引擎,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青岛范式”。三是以创新聚能量,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也是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的过程,既有“从无到有”的新兴产业的建构,也有既有产业“从有到优”的重构。在海洋装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传统产业中,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实现更多颠覆性创新、推出更多“首创”产品,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