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龙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根本保证和方向指引。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共性特征
近年来,为了有效纾解“大城市病”、应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一些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开始逐步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
第一,推进基层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街道治理职责。比如,上海市通过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体系,强化街道党工委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其更大的职能和更丰富的资源,使其更好承担起协调和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核心作用。
第二,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下沉,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能力。比如,北京市探索实施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明确赋予街乡对辖区综合性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等“吹哨”权;改革整合执法机构和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到街乡。
第三,搭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共享平台,加强融合共建。比如,深圳市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机制,重点发挥好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议事会的作用,拓展外来建设者参与社区治理途径,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
第四,运用标准引领的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程度。比如,深圳市既坚持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又坚持以“标准+”推动大开放大融合、提升整体效应的高线追求,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在实践中改进创新。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青岛在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如何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方面,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第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悬浮化”“两张皮”问题。一些基层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相脱节,存在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城市基层不同领域、行业、社区党建工作相互之间的联动融合不够;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融入和运用不够。
第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实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部分街道、社区的三级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区域党建共建机制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常态化实现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作用发挥有限,稳定性、可持续性不够强等问题。
第三,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基层治理所需资源、管理、服务下沉不够彻底,党建资源和社区治理资源统合不协调;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领导力有待提升。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青岛在基层治理中,应使基层党建更好融入基层治理,在完善社区治理中更好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在推进党的基础性建设中有效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
第一,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社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健全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找准党建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结合点,以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党组织职能定位为基础,优化、创新组织架构设置,实现权责体系的合理配置。同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治理能力。其次,有效整合各级党建信息平台与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加强包含党建网、物联网、应急网等在内的党建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多网融合。同时,进一步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引领的、统一纳入多方力量的公共服务组织架构,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最后,明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相关主体功能。在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实现不同社会治理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优势,从而真正把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转变为基层治理效能。
第二,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水平,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在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将党员队伍、工作力量、相关资源下沉社区、推向群众,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实效,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应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整合服务阵地平台,为社区群众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为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服务项目遴选等日常管理制度,推动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服务群众形式和载体,整合多元服务主体。充分依托已有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公益慈善、文化体育等活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如儿童托管、老年人日间照料、图书阅览、心理咨询等。
第三,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开放融合水平,提升区域聚合能力。综合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统筹谋划、有效实现党建统领。首先,进一步完善区域党建共建、联建机制,统筹推进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并强化党建统领意识,坚持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其次,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鼓励具备提供准公共服务和产品能力的复合型、专家型社会组织及高校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再次,加强区域党建融合发展,推动机关、区域、行业和街道社区党建有机融合、互联互动。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赴社区为民服务“双报到”机制,扩大楼宇、商圈、产业园区、新兴业态聚集区的党建覆盖面。最后,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因时因地制宜搭建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一网治理、数据共享的“智慧党建”。
第四,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治理中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首先,应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选拔和培养。在选拔时,按照“党员认可、群众满意”的标准,着重从社区工作人员、“两新”组织党员、社区优秀青年党员中进行选拔和培养。加强对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健全选、育、管、用链条。其次,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通专职党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采取选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指导员等方式,增强社区党务工作力量。最后,规范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和相关规定,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活动,加强社区党员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