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本报9月16日讯 通过无线通信完成信息交互,能根据列车的位置、速度和线路状态实现主动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以及全自动运行功能……16日,由青岛地铁集团主办的青岛地铁6号线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全场景运行及功能展示会在青召开,这标志着全国首条全自主TACS线路即将投入正式商业应用,TACS即将迎来城轨交通行业全面推广的浪潮。
早在2015年,为了提升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进自主创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向全行业征集创新课题。青岛地铁集团联合中国中车、富欣智控、中兴通信等企业,共同申请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课题研究。2016年,课题获得中城协批准成为协会的示范工程,并于2017年正式成为国家级示范工程。今年7月20日,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全线TACS系统动车调试顺利启动,为全线试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获批示范工程到全线动车调试,7年的时间里,在15位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把关下,TACS系统累计完成了试验室模拟测试、试验线样车测试、1号线工程验证等3轮测试、1000余项点测试,开展阶段性评审21次,形成运营场景233项。
展示会上,来自五十余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大型轨道交通设计院的代表以及十多名行业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乘坐了青岛地铁6号线TACS列车,体验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各种运营场景及功能,共同见证了TACS示范工程的全场景运行。专家组对TACS系统优势给予一致评价:“结构简洁、效率更高、智能可靠、运维经济、运营安全。”专家组表示,TACS对于地铁运营组织和网络化运营的优势格外突出——TACS列车可在任意位置建立安全进路,应对突发故障;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列车折返时间;对于既有线改造及延长线而言,可减少20%设备量和30%维护工作量,建设周期和成本都有明显优势。
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TACS拥有自己的“千里眼”和“大脑”,将从四个方面带来创新示范:一是通信方式创新,采用安全高速的LTE—M信息传输平台,实现“车-车”通信;二是系统架构创新,打破“车-地-车”控制架构,减少地面设备,简化轨旁功能;三是系统融合创新,列控、牵引、网络、制动、防撞等车载控制平台深度融合,优化列车控制逻辑、降低列车控制复杂度;四是运行方式、控制方式创新,以列车为主体的核心控制方式,实现列车自主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与全自动驾驶为特征的列车自主运行,弱化中心依赖。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建刚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