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资管新规落地以来,百万亿资管赛道供需两端新的“危”与“机”渐渐浮出水面。
“赎回潮”是转型期阵痛还是资管行业将长期面临的顽疾?资管机构与从业者应如何在转型中突出自身优势,发挥好资管机构的社会效益?这些问题的探讨,关系着财富管理和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关系着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在日前举办的“金牛论道·2023金家岭资管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证券、银行、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代表齐聚金家岭金融区,共谋资管行业发展新机遇。
“保本”情结难破
2022年是资管新规落地元年,一年来,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企业投资者,依然未能打破“刚性兑付”的投资期待。
发生在2022年的两次“破净潮”,让投资人在“实战”中感受到资管新规的变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资管新规之下的净值化管理,理财产品每日实际波动与客户原有的银行理财稳定保本的预期存在较大落差,进而导致客户恐慌和大规模赎回。持续“赎回潮”将冲击实体经济,影响债券发行,提高企业融资成本。
中证金牛(北京)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贾裕泉对投资者的认知“惯性”深有感触,他发现,过去一年个人投资者依然存在保本保息情结,同时部分投资者“购买时主要看产品收益,持有时主要看产品回撤”。尽管从更长时间区间看,理财产品短期波动导致的损失会逐渐修复,但部分投资者难以理性地看待收益和回撤的对应关系。贾裕泉表示:“大部分高净值客户对于理财产品期限的预期是在一年之内,如果回撤修复过程中叠加净值反复波动的情况,客户会在浮亏情况下赎回产品,导致遭受实际亏损。而且大多数个人客户难以突破追涨杀跌的行为惯性。”
贾裕泉认为,资管机构应该通过适当的资产配置为客户提供稳扎稳打的投资策略,以正收益建立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在投资理财出现大幅回撤时,为客户提供陪伴服务也非常关键。”
企业用户的诉求同样是“保本”。贾裕泉表示,基于此,目前大型企业往往选择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收益率较低;此外,大型企业财务部门理财专业人员配置不足,财务人员普遍对理财产品缺乏认识。净值化时代,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重视理财,但对于闲置资金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应予以重视,利用杠杆率提高净资产的收入,补充企业盈利,改善总资产收益率。
百万亿级赛道机遇
硬币的另一面,是资管市场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资管新规出台后,我国资管行业规模经历下滑后逐渐企稳回升,资管机构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尤其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占比稳步提升。中国理财网、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资产管理的规模稳定在百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的规模均突破25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也已经突破20万亿元,均达到历史高位。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及个人理财需求的提升,资产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依然强劲。“包括养老金融在内,未来资管机构在人们资产保值增值中的角色会越来越重。”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迅表示。
作为资金蓄水池,实体经济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资管机构发挥好赋能作用。郭田勇表示,各类资管机构需明确定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银行理财是资管行业的“压舱石”,服务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具有专业的投资与研究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转型、践行普惠金融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均可有所作为;私募基金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最高,可为芯片、半导体、医疗等高科技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助力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资管机构“卷”出章法
对资管机构而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金入场,赛道变得拥挤,行业越来越“卷”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机构如何在“卷”中打出章法,确立自身的优势,也是论坛现场讨论的重点。
在投资端,刘迅认为,无论行业如何发展,风险控制依然是资产管理的第一要务,管理机构应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对标的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研究决策,更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回报。青岛安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超认为,对于风险控制需要资管机构投资前策略和投资中流动性管控相配合,同时对投资后产生的回撤也应仔细分析,以对投资策略及时纠偏。“量化+重视逻辑”的投资策略、多元金融工具的使用等都是获取超额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
资产管理一端连着投资收益,另一端连着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在财富管理端,华泰资管FOF投资大使团队负责人邹乐凯认为,对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需求,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策略是通行法则。“大财富时代,客户会主动找资管机构设计产品,‘把合适的产品匹配给合适的人’的服务能力也将是资管机构的竞争优势。”邹乐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