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8:专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致力于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将连续三年支持中国民间组织建立零废弃社区示范点,推动社区采用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原则进行废弃物管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致力于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将连续三年支持中国民间组织建立零废弃社区示范点,推动社区采用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原则进行废弃物管理——
全国仅4个联合国示范项目,看城阳这个社区的探索实践
  ■玫瑰里小区居民利用厨余垃圾和落叶进行堆肥。
  ■大北曲西社区居民在学习用果皮、废油脂制作酵素和香皂。
  ■玫瑰里小区堆肥员马加瑞在对堆肥箱测温。
  ■沟东新村居民在堆肥车间忙碌。

  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项目专家组来到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实地观摩调研“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推进情况,对青岛开展垃圾分类助力零废弃社区建设,推进“可持续生产生活方式”的做法和成效给予肯定。

  2022年8月,大北曲西社区入选首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首批示范项目全国仅有4个社区入围,分别位于北京、深圳、成都和青岛。该项目致力于中国的“无废城市”建设,将连续三年支持中国民间组织建立零废弃社区示范点,推动社区采用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废弃物管理, 加强民间组织和社区在垃圾治理中的能力。

  “之所以将项目落户在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是基于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以及社会组织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的推进模式。这将对‘无废社区’以及‘无废城市’的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项目协调员刘怡在调研大北曲西社区后这样说。

  青岛被列入“十四五”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制定并出台了《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基层现代化治理水平,打造“无废城市”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任务。这也为青岛垃圾分类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推进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契机,即当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以及准确率达到一定水准后,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措施调动居民积极性?能不能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多方共建无废城市、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城阳街道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分类准确率达到95%后

  向着“零废弃”全力进发

  “真是神奇的变身!”3月15日上午,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的居民们见证了这样的一幕:原来满满的10个落叶筐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瘦身”,只剩下不到一半落叶了。

  大北曲西社区落叶堆肥组长纪暖尚带领队员们在给“瘦身”的落叶筐合筐,他一边整理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零废弃示范社区”落叶堆肥筐的标志,一边说:“老人说落叶归根,落叶堆肥既实现了零废弃行动,又实现落叶自然归根。联合国零废弃示范社区项目启发了我们源头零废弃的智慧和行动,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居民环保意识的激发和参与零废弃行动的积极性,源于该社区有力、有效的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村改居社区,大北曲西社区原有72个垃圾桶点位,撤桶并点后只有4个垃圾投放点。很多人担心撤桶并点会遇到困难——原来“扔垃圾”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居民们需要走较远的距离投放,属于破旧立新,这无疑是一场自我革命,难度可想而知。

  为让居民更快地适应这一新变化,从“撤桶并点”的科学选址到细致调研,社区前期做足了功课。社区组织人员考察遍小区各个角落,从距离、位置以及居民意见等方面,综合考虑新址选择,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点位方案。在原有的垃圾桶点位上重新绿化补植,用告示牌温馨提醒居民点位变更。同时,根据小区每天各类垃圾的“产出量”,社区按需设定各色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确保不会出现“冷热不均”现象。

  撤桶并点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如果没有居民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是不容易成功的。为了让撤桶并点尽快落地生根,社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传、帮、带”的形式向居民广泛宣传,不仅普及垃圾分类、投放知识,还针对部分居民困惑的“分好类的垃圾是否被分类运输?末端是否被良好处理?”等问题一一解答。

  制度建设是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长期实施的重要保障,奖罚分明,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行动自觉。社区将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同时在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红黑榜。对分类好的居民通报表扬,并进行物质奖励;实施积分管理,开展积分换购垃圾袋、抽纸等活动。利用大屏幕对不按规定分类、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将垃圾分类事项与福利待遇挂钩,通过正面激励与强制惩罚,让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从“受约束”到“成习惯”,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化、常态化。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大北曲西社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到100%,准确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这为联合国“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落户社区奠定了基础。

  在被选中之后,大北曲西社区的居民们从“不相信”变成了“加油干”。

  “说实话,我们也没想到全国仅4个的示范项目会落在城阳街道大北曲西社区!”城阳街道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光林说,项目落户后,街道上和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徐进取得联系,共同商议如何推进项目落地。自此,一个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体系正式形成。

  “零废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倡导的零废弃行动,是唤醒和赋能群众,有烟火气、有操作性、有创造性、有获得感的零废弃。应季而生的落叶厨余堆肥和零废弃花园,变废为宝的环保酵素和废油制皂,都是人人可参与可获得的源头减量和绿色循环。”徐进对于大北曲西社区的零废弃项目给出了自己的设想。

  在街道社区带动下,在社会组织具体推动下,大北曲西社区开始了从垃圾分类到“零废弃”的进阶之路。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里建设了10个落叶收集筐,发动居民用于收集冬季落叶和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后生成可回收利用的土壤。同时,还在社区里开设酵素课和香皂制作课,利用果皮、废弃油脂制作酵素、香皂。

  一套流程下来,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不少居民拿着自己制作的酵素、香皂当成“独一无二”的礼物送人。在参加完酵素制作课程后,社区的一位女士高兴地说:“废弃油脂倒了堵下水道,果皮烂了味道也很大,现在都变废为宝了。再这么下去,家里的很多垃圾都不用扔了!”

  大北曲西社区的成功案例,也给了城阳区和城阳街道更多的启发和动力。据了解,城阳街道将推广大北曲西社区的成功经验,打造“无废街道”。而城阳区也将借助大北曲西社区“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推动社区共享花园建设,在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打造一处小型园林绿化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点。

  借力破题垃圾分类难题

  商品房小区建成“熟人社区”

  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居民个人文明习惯养成,更关系着基层治理的社会大命题。

  在青岛垃圾分类实践中,商品房小区是一直需要破题的“难题”。在城阳街道的玫瑰里小区,通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商品房小区垃圾分类问题,还通过一个个活动将原本陌生的邻居变成了“熟人”,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

  每天上午9点,玫瑰里小区的堆肥员马加瑞都会对当天堆肥的厨余垃圾进行拍照,并详细填写由南京大学开发的堆肥小程序,记录堆肥箱的堆肥阶段、堆肥温度、厨余垃圾状态、重量以及厨余垃圾的新鲜程度。“从最初的不习惯,渐渐变成了每天生活的必需,看着厨余垃圾变成了一袋袋可以用于社区生态花园种植的黑金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马加瑞说。

  在如今的玫瑰里小区里,“睦邻之家”“垃圾分类箱站”“厨余堆肥示范站”“睦邻生态花园”像一串闪耀的珍珠挂在胸前,穿起珍珠的金线是一个一个热爱绿色生活、友善邻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让大家从“知晓”到“动手”,是最难的环节。为此,玫瑰里小区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绞尽脑汁。为确定垃圾分类厢房的位置,大家逐户敲门入户征集意见,最终通过“民意”选出放置位置。为了让大家主动动手分类,玫瑰里小区成立了“睦邻妈妈”团队,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成为一群人,利用妈妈、孩子的亲子关系,串起邻里之间的感情,将陌生人变成熟人。

  在玫瑰里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和绿色可持续生活的过程中,从“红色小楼长”的集结,到“一勺米邻里情”成为社区名片,从睦邻之家的共建,到睦邻花园的共创,都离不开社区里热心担当的“睦邻妈妈”。

  庄坤是“睦邻妈妈”的发动机——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爱绿色生活的她深深地知道,枯燥的宣传难以带来行动的改变,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倡导,要从人们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通过自己的实践,让周围的人看到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益处,从而唤醒和凝聚更多的居民,共同探索绿色健康可持续生活的N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愿。

  为此,你我创益社会服务中心联合社区、物业、居民们共同发起的“一勺米邻里情” 行动连续两年举办,已成为玫瑰里的名片,深深地嵌入到居民生活中,让社区更有温度。活动鼓励“红色小楼长”叩开陌生邻居家的门,从捐一勺米开始,认识身边的邻居,身体力行关心邻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共同创建有温度的“熟人社区”。

  生人变熟人之后,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也就容易很多。

  每天傍晚5点到晚7点半,垃圾分类指导员邴月英打开分类厢房的大门,玫瑰里小区的女士们就陆陆续续聚到分类厢房门口聊天。“我真的很喜欢、爱惜、认可这份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瞧,我把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就像自己的家。邻居们都爱来这里坐坐,这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肯定。感谢垃圾分类给我这个平台,让我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我看见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真高兴,真有活力!”邴月英一边说,一边拿来小凳子。“邻居们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很高,小到3岁小孩子大到白发长者,都以参与垃圾分类为荣,有很多老人分类做得特别好,我还记下了他们的门牌号和联系电话。”邴月英说起垃圾分类做得好的邻居,如数家珍。“有些年轻人工作忙,分类不彻底,我总是先接过来,然后说,没关系,我帮你挑……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就会好的。”

  看见分类带来的环境变化是推动居民持续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策略。玫瑰里小区“厨余堆肥站”和“睦邻生态花园”,是分类循环带来环境变化的佐证,更是睦邻友好的见证。

  政策资金支持

  助力垃圾分类开启新模式

  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庞大。这其中,居民自主参与的意识很重要,但也离不开政府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在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探索社区厨余堆肥工作,城阳区开启了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据了解,城阳区社区厨余堆肥工作开展与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宣教工作同步推动,最早起步于2019年9月。从2020年开始,每年设立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项目专项奖补,对当年初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置项目,按日处置规模发放一次性项目奖补,社区厨余堆肥项目每个5万元;项目运行后根据实际处理量按每吨200元发放减量补贴。通过项目奖补和减量补贴的发放,激励街道、社区、学校积极探索厨余堆肥实践。截至目前,共发放社区(学校)就地堆肥项目一次性补贴140万元,发放减量化补贴10.92万元。

  除了对具体项目进行奖补,城阳区还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设培训中心,提供厨余堆肥技术支持。2021年,区财政投入资金28万余元,采购第三方对顺德居原有的厨余垃圾堆肥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打造“城阳区社区厨余堆肥培训推广中心”,包含厨余堆肥区、腐熟区、种植区、培训区,合计超过300平方米;展示堆肥砖箱、木质箱、金属方箱、落叶圆箱、生物膜堆肥箱等多种社区厨余堆肥设施。同时通过实地参访学习和厨余堆肥系统工作坊、现场实地走访指导培训、远程厨余堆肥动态咨询指导等方式为全区提供厨余堆肥培训服务。截至目前共推动18个小区、7个学校开展厨余堆肥。

  为让堆肥成果更可观可感,城阳区还共建社区花园,打造社区微循环体系。在顺德居、玫瑰里等小区陆续建成“绿循环花园”,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房与厨余垃圾堆肥花园无缝对接,打造垃圾分类社区微循环体系。小区居民每天将生活中产生的菜叶、菜帮、果皮、剩饭等厨余垃圾分类收集起来,在定时投放时间投放到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再由社区工作者统一运至厨余垃圾堆肥池堆肥发酵,变“废”为“肥”,成为小区花园和绿化的重要肥料,实现资源就地利用。

  学校是垃圾分类、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阳区采用家校社联动方式,结合“零废弃校园”建设,在校园推广分布式微型堆肥点,组织师生共同践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校园厨余垃圾就地堆肥还田。学校开设绿色实践课堂,组织师生利用堆肥产物在校园实践田中播种蔬果、栽培绿植,激发学生及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通过建设分布式厨余垃圾微型堆肥点,助力校园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形成垃圾分类、资源利用与绿色课堂的有机结合,带动全校学生积极倡导低碳、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贾臻 文/图

  相关链接

  农村厨余垃圾堆肥正当时

  自2019年起,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社区厨余堆肥模式在青岛不断探索和改进。目前,全市共设置堆肥箱(桶)6427个,最小桶每次产肥5公斤,最大桶产肥300公斤。除了城市社区堆肥外,农村厨余垃圾堆肥也“风生水起”。

  莱西市日庄镇盛产无核葡萄、西兰花、葡萄、草莓等果蔬产品,其产业末端产生的生物质资源丰富,蔬菜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日益增多,垃圾处理负担逐年增加,且大量有机质资源被浪费。

  对此,日庄镇投资100余万元在沟东新村、白石新村建设堆肥车间和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在沟东新村堆肥车间,通过采用传统的堆肥模式,将收集到的厨余垃圾,混合瓜蔓、牛粪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高温好氧发酵堆肥工艺,通过酵菌剂发酵物料,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有机肥,真正做到进去是垃圾、出来是农田的宝物。目前,该堆肥车间每年可生产有机肥200吨以上,减少村民有机肥花费约20万元。

  在白石新村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酵素生产车间、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等六大功能区,通过引入高温好氧发酵生物多效堆肥、生物除臭、菌剂扩繁与酵素制作等先进技术,可将分选后的厨余垃圾、农村生产性果蔬垃圾等进行后加工,生产出具有提质增效和生防效果的生物多效堆肥,就近消纳使用,降低厨余垃圾处理和运输成本,解决污染问题,并得到直接返田的优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地力。目前,该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年可处理厨余垃圾、农村生产性果蔬垃圾1万吨以上,酵素年产量120吨以上,增加亩产15%以上,形成“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农业”的良性循环。        贾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专题
   第06版:国内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艺术青岛
   第10版:艺术青岛
   第11版:青报读书周刊
   第12版:专版
全国仅4个联合国示范项目,看城阳这个社区的探索实践
青岛日报专版08全国仅4个联合国示范项目,看城阳这个社区的探索实践 2023-03-20 2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