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7:要闻
张连钢的2022: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张连钢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而属于那片蔚蓝色的码头。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的2022年过得忙碌而充实,用自主创新为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奏响了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动人乐章。

  这一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67.76自然箱。

  这一年,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加快建设,在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

  这一年,他作为全国2296名党代表之一,参加党的二十大盛会,站在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讲述一座中国港口的创新故事……

  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

  黄海之滨,胶州湾畔,繁忙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400米大船络绎不绝,蓝色桥吊甚是壮观,AGV导引车往返穿梭,却看不到一个人。2022年,这座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自动化码头始终维持着高效稳定的运转,并且不断升级进化。

  6月28日,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7.76自然箱/小时,效率一举提升14.2%。这是码头投产5年来,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海运贸易增速放缓、地缘冲突持续等多重复杂因素下,自动化码头能有如此表现离不开“智慧大脑”——“连钢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全面超越拥有30多年应用历史的国外同类产品。

  用张连钢的话说,A-TOS系统之于自动化码头,就如同鸿蒙系统之于华为手机,它基于纯国产平台打造,既可运行国产数据库、操作系统,也可运行其他数据库、操作系统,跨平台兼容的特性为现有码头系统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A-TOS的研发成功只是张连钢不断超越自我的一个缩影。他带领团队围绕系统软硬件和设备关键部位国产化替代两大主攻方向发起冲锋,成立TOS系统研发、数据库系统替代、设备电控系统攻关、AGV国产化替代等多个攻坚项目组,为全自主自动化码头三期建设全力提速提供坚实技术支撑。甚至,如何利用风能和光能推进能源结构改革,建立健全风光储氢一体、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也是他们的研究内容。

  见证党的二十大盛会

  回望2022年,最让张连钢难忘的,还是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见证那个激荡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10月16日上午的人民大会堂,气氛庄重热烈,金色的党徽与鲜艳的红旗相映生辉,而他就坐在23排25号,处于整个会场的中间区域。“庄重热烈的会堂、激昂澎湃的国歌声、所有参会人员的共同信念,此刻形成了无比坚定、无所畏惧、无穷力量的磅礴气场,这一刻的画面让人永生难忘。”张连钢说。

  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会后举行第二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张连钢是当天接受采访的22名党代表中第一个出场的。在与记者们挥手致意并站到采访位置上后,面对摄影摄像的“长枪短炮”,原本紧张的他反而沉静下来。因为他知道,聚光灯照耀着的不仅是自己胸前闪耀的党徽,更聚焦着青岛港人的奋斗故事。

  现场,张连钢动情地说:“我们依靠自主创新,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装卸速度最快的自动化码头。这个码头上一个工人都没有,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动运行。更酷的是,到了晚上一盏灯也不用开,所有的设备哪怕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也能行云流水、热火朝天地干,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这位62岁山东汉子的发言声声有力、振奋人心,很快在全网刷屏,引得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回到青岛,张连钢又投入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我们注入了无穷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就是要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树立标杆和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关键词”。对此,张连钢有着自己的感悟——十年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巨变,树起了“中国方案”“中国效率”的旗帜,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现。

  向着新高峰发起冲刺

  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到第一,已属不易,而张连钢已做到了多个第一: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全球首创运用“5G+自动化技术”,全球首次实现陆侧全自动收箱……

  现在,他和团队正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全力攻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软件、PLC等软硬件的国产化以及智能绿色拖轮研制,向着新的高峰发起冲刺。

  就在2022年12月30日,中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全回转拖轮——“青港拖1”轮在青岛港正式启用。这艘由张连钢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拖轮,是中国智慧港口建设的又一重要鲜活案例,打造了拖轮智慧绿色发展新样板,为航运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经验。

  该轮采用“柴油+电力”双驱动、“自由航行+助泊作业”两种运行模式,较传统的燃油拖轮每年可节约近227吨柴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5个首次:国内首艘“油电混合智能”全回转拖轮、首次取得智能航行附加标志的全回转拖轮港作拖轮、首次取得混合动力(Hybrid)附加标志的全回转拖轮、首次取得船舶附加标志(6个)最多的全回转拖轮、首次交付即取得智能船舶附加标志的全回转拖轮。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是照着西方港口的样子做,而是要在港口领域树起中国标杆,也就是未来港口什么样,那就来看中国港口,特别是看山东港口,回去照着做就行了。”张连钢这样描述自己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理解。而他也正是这样实践的。

  当前,青岛港正在全力建设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在张连钢的规划中,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建成后将是一座全部由国内技术产品所构建的自动化码头,实现从芯片到螺丝关键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真正把科技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聚焦青岛两会
   第04版:聚焦青岛两会
   第05版:聚焦青岛两会
   第06版:青岛两会聚焦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国内
山东首份对印尼RCEP原产地证书在青签发
上合示范区发出今年全省首班中欧班列
张连钢的2022: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
青岛四个街道(镇)入选生态文明“示范”
市北区深入开展文明餐桌我践行行动
胶州湾二隧:海域段主线深入海平面下88米
青岛日报要闻07张连钢的2022:奋战在码头建设第一线 2023-01-02 2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