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玉 郭仁天 闫丽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民族复兴在文化,文化复兴在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与复兴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必须创新思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将文化精神融入教学规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强这一主阵地。
第一,汇文化育人于教育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教书育人的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首先要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文化启蒙和精神认同。中华五千年文明皆重视家国伦理,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尽了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立德树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其次,教育目的的实现构成了一个层级体系,这一层级体系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这一系统将教育目的层层落实,转化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生发展上。因此,要在教育教学的每个层级中融入优秀文化的基因。
第二,择优秀传统文化于教学内容。课程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载体,教材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对于拥有国家“话权”和“事权”的教材,在其内容的选编上,要澄清自身的教育哲学、育人目标和课程理念,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作为首要任务。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与文化同样的特性,即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教育的文化属性也具有选择性。近代以来,在科技和经济方面,中国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但是,我们的文化并没有落后,千年积累的智慧依然在闪闪发光。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近年来,关于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时不时成为一种话题并引发讨论,且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取舍,这是教育文化选择性的具体表现,也是教育时代性的体现。
自十八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争斗可谓波澜壮阔、妙趣横生。“物为人役”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起来。然而,由于精神生活的匮乏,不少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失衡,物质的多寡成了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青少年对文化认同的危机。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就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促使教育回归其内在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格。此外,文化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厚植文化底蕴于校园的物质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传承和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三,融文化精神于教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如“愚公移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铁杵磨成针”的坚定意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贯穿这些“泰山压顶不弯腰,惊涛骇浪不低头”的奋斗精神,使全课程思政育人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承千年文脉,育童子稚心,“一起开掘之、熏习之、人人乐而道之”,不断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第四,促文化创新于教育发展。教育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创新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坚持文化的“返本开新”,其“返”并非墨守成规,而是要赋予时代的精神,从而才能“开新”。习近平总书记融儒家传统文化“和谐万邦”“天下大同”于时代变迁之中,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就是要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时代的呼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本质而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贺州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茂腔”非遗传承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QDSKL2101411)以及2020年青岛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三习进阶”实践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RC2000004982)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