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义
“冷水蛎子,热水蛤蜊。”眼下正是牡蛎最肥美的季节。这几年,乳山牡蛎产业在业界名声越来越响,但你知道吗?众多乳山牡蛎的源头其实是青岛。而且不只是乳山,在整个中国北方,每养殖10个牡蛎,就至少有7个是“青岛种”。青岛蓝色种业的优势,可见一斑。
一个牡蛎从出生到上市,要经历一场沿海多个城市的“接力之旅”,而青岛是关键起点。众所周知,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养殖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今年,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三倍体”牡蛎已卖出苗种近15亿片,实现了我国沿海牡蛎主产区全覆盖,占据北方牡蛎养殖的70%左右。不同地区所处海域不同,饵料丰富程度等条件不同,由此在牡蛎养殖链条中也扮演了不同角色。青岛所育种的牡蛎种苗,很多是在莱州、大连等地的育苗基地生长;之后被荣成等地的养殖户买走,养殖成为半成品,再销往乳山等地;长成之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最终摆上消费者的餐桌。
新鲜肥美的牡蛎中,有青岛蓝色种业的硬核实力。青岛培育“三倍体”牡蛎为何备受青睐?因为这种牡蛎克服了传统“二倍体”牡蛎的缺点,个头大、生长快,在繁殖季节依然可以保持高糖原和肉质,还能全年养殖生产上市,解决了牡蛎季节供应的难题。而实现牡蛎种业迭代升级的背后,是相关科技企业的执着求索以及科研院所的强力支撑。毕竟,良种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漫长过程,往往需要多年的潜心研发,没有专注的精神和强大的攻关能力是不行的。
牡蛎,只是青岛众多水产新品种的一个例子。在这个深耕蓝色种业的城市,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今年1月26日,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获批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而为了这一天,这家土生土长的青岛科创企业已经努力了16年。在过去,南美对虾种源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养殖户需要花大价钱购买。由黄海所自主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不仅具有生长快、养成率高、产卵量大等优点,还在成本上降低了60%以上。这些种虾如今已“游”出山东,“游”向全国。
随着青岛培育的水产新品种不断推广,蓝色种业品牌日渐深入人心。事实上,农业农村部历年的水产新品种推广都少不了青岛的身影。近年来,青岛累计培育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约70个,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以上。中国海洋大学、海科院、黄海所、青岛前沿、青岛瑞滋……正是因为有这些海洋科研单位、企业,青岛才能在发展蓝色种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是青岛的实力与底气,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众所周知,水产品在大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蓝色粮仓”“海洋牧场”意义重大,而这些都离不开优质的种源。发展种业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水产新品种,才能将种源做到自主可控,真正端牢“蓝色饭碗”。
从一只海螺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唤,从一个牡蛎也能看见城市的雄心。让我们一起努力,立足青岛,放眼全国,向着世界一流蓝色种业中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