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
11:三味书屋
从散文名作《一个人的村庄》到新长篇《本巴》,刘亮程的文字始终贯穿人与万物同在的主题——~~~
~~~
《成为波伏瓦》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
从散文名作《一个人的村庄》到新长篇《本巴》,刘亮程的文字始终贯穿人与万物同在的主题——
像风一样讲述尘土到星辰的高远
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刘亮程作品系列,包括最新长篇小说《本巴》和散文名作《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十多年前,刘亮程前往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旅行,这里是蒙古族传奇英雄江格尔的故乡。“羊道遍布每一片山谷草原,那是羊走了几千几万年的路,深嵌在大地”,他深受震撼,跑遍草原和山区,认识了许多牧民。自那时起,刘亮程开始读《江格尔》,他念念不忘这片草原,感动于史诗的天真带给部落的希望与力量,感慨于人类的童年时代对时间的绚丽想象,自此萌发出一个念头,“写一部天真的小说”。

 2022年,长篇小说《本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其领衔的“刘亮程作品”(独家典藏版)也整体面世,这部七卷本作品集首次完整呈现了刘亮程创作的全貌,人们从中也看到作家一以贯之的主题——人与万物同在。

 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读自己的文字时脑子里时时响着风声,那是自我童年时刮起的一场风。它吹透一个人。我写了许多的风,这风是我早年生活的村庄的最大事物,有一粒尘土到一颗星辰那么高远,有一年四季和一村庄人的一生那样久长。”他说,风是最伟大的叙述者,它一遍遍描述过的山川大地,被他从风声中辨认出来。他希望自己像风一样讲述——在万物中,睁开眼睛。

 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世界”

 《本巴》是刘亮程在2019年凭借《捎话》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后,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以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江格尔的本巴地方/是幸福的人间天堂/那里人都二十五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

 刘亮程解释:“我想在《本巴》中把时间作为一个本质,而非手段去写,写出时间的面貌。”小说通常要讲一个好的故事,但刘亮程却反其道而行之,虽有故事,却更在意故事中包裹的内核。在《本巴》中,这个内核便是时间。刘亮程认为,在江格尔的世界,四周都是强大的莽古斯(敌人),人们害怕衰老,一旦衰老就会被人欺负、被别人征服,所以史诗的写作者们天真地想象出了一个“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国度,不衰老也不死亡,都是年轻人,身强力壮可以抵御所有外敌。“时间不往前走,他们就有足够时间吃喝玩乐打仗,一仗打败了下一仗还能再打。”《本巴》接续并深化了这个时间观念:想象这样的时间维度中生命的轮转和样貌。

 《本巴》里有英勇无畏的本巴汗王江格尔,有美艳四方的江格尔夫人阿盖,有停止长大的少儿英雄洪古尔和他不愿出生的弟弟赫兰,有在母腹中用天真和世故之眼观世界的拉玛汗王哈日王,有能预知未来九十九年吉凶的谋士吉策,有史诗的说唱人也就是“说梦者”齐,还有本巴的敌人魔鬼莽古斯……刘亮程说,《本巴》是他写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说,也是写给自己的童年史诗。“‘本巴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无限伸长的影子,是我们寄存在高远处的另一种生活。”《本巴》令它的首批读者无比触动,有网友评价它:“有着《巨人传》式的狂欢、《堂吉诃德》般的天真,以及卡尔维诺式的轻盈。”

 缘起于自然地理的“人与万物同在”

 作家毕飞宇感慨《本巴》:“这样的作品,我们都写不出,我们是一类,他(刘亮程)一个人是一类。”

 有关刘亮程的“另类”写作,他曾在与南师大附中的学生们就《一个人的村庄》做问答时,有过解读。

 那次他先提及自己的散文写作,“从来不会单独地写风景,铺陈一个景观或者一个场景,每一句话中既有自然又有内心。我的语言图式是把景和情浓缩为一句。就像‘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看似写景,但紧接着一句是‘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就从一个自然界的雪天迅速进入内心,自然与内心已经交融,没有分别。”他认为这样的语言范式,与多年的诗歌创作密不可分。

 在他看来,现代汉语本身太过松散,表现力远不如古文。古典文学没有长句,但表达得清清楚楚,现代汉语句子越来越长,反倒越来越抓不到事物的核心。但是他认为,一个有鲜明语言风格的作家,应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方言”,有自己的语词系统、抒情调性、修辞方式,用自己创造的语言说话。

 刘亮程的写作之路可谓是“半路出家”:中专毕业后他做过农机管理员,二十岁的时候写诗,三十多岁在乌鲁木齐打工时写出散文《一个人的村庄》,五十岁后又从城市回到乡村,建了书院,自封院长。他种地、栽花、养狗、喂鸡,依然写作,他的网名叫作“刘亮程村庄”。2014年,他以一己之力创建新疆首个艺术家村落“菜籽沟”,打造了木垒书院,且耕且读的生活方式也让他获誉“田园派作家”、“当代陶渊明”。

 或许正是此种诗意的栖居,让他的作品亦呈现不染尘埃的“另类”之境。刘亮程自认为,此种“另类”不乏地理意义的依据。“我觉得新疆跟绝大部分省份不一样。漫长的西北风,遥远的地平线,还有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致,无边无际的戈壁滩沙漠,当然也有一样辽阔的绿洲田野。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一种更为巨大的存在,你会感到在那样的环境中人小如尘土,但人的心灵空间又是如此之大。”

 每一段写作岁月,都活着另一个“我”

 对于语言和生命都拥有“另类”感知的刘亮程,必将被读者重新理解和关注。

 据译林出版社介绍,此次独家推出的系列作品,囊括了小说《本巴》《虚土》《凿空》《捎话》,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七种。先期推出四种,包括《本巴》《一个人的村庄》《虚土》《凿空》;《在新疆》《捎话》《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的全新版本,之后也会陆续上市。

 将这套作品整体交由出版社时,刘亮程系统梳理了作品集的思路,亲自修订、校正老版本中300余处地方。“再版修改了一些内容。《一个人的村庄》中删去了个别写性的文字。《虚土》删了一万字,结构也做了微调。《在新疆》没什么可改的。《凿空》改动较大。增强了故事流动性……”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代表作,是感动无数人的生命之书,78篇元气散文,如有风吹拂灵魂。这本书深受中学生推崇,50余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与试题,《寒风吹彻》中“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一句,深刻影响了几代学子。

 《虚土》是刘亮程首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村庄》前传。这是一本童年之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虚土》中的孩子,越往中年走,往老年走,他越独自回头去过自己的童年,如此渐行渐远。刘亮程称“这是我写的最困难也最入情的一本书,几乎不能完成”。

 《凿空》是刘亮程首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描述一个村庄的百年孤独,两个挖洞人在地下没有影子的岁月,和人们徒劳忙碌永远在等待的生活。“在你有生之年,会看到许多东西消失,只有你希望的不会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刘亮程这套书由“世界最美的书”得主朱赢椿整体装帧设计。《本巴》封面上的金色的“本巴”字迹,即为虫子自然爬出,灵性十足,复归童真,恰如其分呈现了刘亮程笔下万物有灵的世界。

 刘亮程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的小说《捎话》中有言:“有些话注定要穿过嘈杂今生,捎给自己不知道的来世。”在梦与醒间自由穿行的语言,使他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不同写作,都抵达自己的高远处。而他像风一样的描述,也必将如风声,高过人世的嘈杂,直抵他人的心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清廉之岛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青报公益
   第09版:琴岛周刊
   第10版:文艺
   第11版:三味书屋
   第12版:专版
像风一样讲述尘土到星辰的高远
荐 书
重新见证她“成为波伏瓦”的一生
青岛日报三味书屋11像风一样讲述尘土到星辰的高远 2022-02-28 2 2022年02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