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就朝着死亡的道路上走,谁也抗拒不了这个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想健康长寿。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认为,吃好、住好、睡好、是基础,活动是手段。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尤为重要。向烦恼开战,做情绪的主人,是健康长寿的主导。
我是1931年出生,1949年参军,1956年入党的一名老兵。今天,我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记忆还比较清楚,生活完全能自理。好多人都不相信我已是9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有这样良好的状态呢?我的体会是:信仰支撑着人生,价值取向决定着命运,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用的不同而影响寿命,书写不同的人生。
我从小深受“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的学生、我的姑父陈觉远(上世纪20年代入党)老共产党员的影响而投笔从戎。在革命熔炉,历经毛泽东思想的熏陶,“触礁”的考验,磨难的洗礼,铸就了我一心为党、为国家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它支撑着我振奋精神,战胜了一个个的困难,促进我不断成长;是它指引着我不断正确认识社会,理智地对待人生,正确处理好情与志的关系,才有我今天这样的良好精神状态。
所谓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志是指人的志向和兴趣。一般地说志主导着情,情影响着志,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只有以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心态,向烦恼开战,做情绪的主人,才能始终保持人的乐观,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对己,不能求全责备,要善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对人宽容、理解、大度,决不能计较。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不计较,顺其自然。
忧伤的人,往往悲观失望,看什么都是凄风苦雨,没有精神,没有向往,没有追求,这样的心态一直延续下去,灾难必然如期而至而影响寿命。
唯物主义者,看待事物、处理问题都是一分为二。因为人们都生活在事物的辩证中,顺利的时候要看到不顺利,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当我面对困难、磨难,虽是凄风苦雨,但我却把它当成是对我人生的一次磨砺,净化心灵的一堂特殊课程,坦然对待,从中就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激励着我不断同风浪搏击,书写精彩人生;当面对病魔时,我始终保持清醒,不惊、不慌、不怕,而是把它当成是对生命的一次挑战,振奋精神,延续斗争,从而促进心灵净化;当面对个人得失时,我是坦然对待,顺其自然,继往开来,随遇而安。
当组织批准我1988年退休时,我什么也没提,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安居乐业,毅然谢绝了亲友高薪聘我经商的邀请,应市领导的邀请,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青岛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先后在市文明办、双拥办、关心下一代办公室等担任顾问等30多个职务。
三十多年来,我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为岛城综合治理查缺补漏,为弱势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稳定铺路搭桥,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引路指航,为岛城文明建设增砖添瓦,从而赢得了岛城广大军民的爱戴,赞扬我“为青岛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岛能连续荣获‘双拥模范城’、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黄老的功不可没”,称赞我是“品格至高,视党员形象大如命;心地至善,待人民利益高于天”的共产党员。
我先后获得全国、省、市50多项荣誉,北海舰队还专门发出通报,号召全舰队广大官兵、离退休老干部开展向我学习的活动,并授予我“一片丹心忠于党,毕生奉献为人民”的匾牌。
对此,我感到这不是对我的一生终结,而是党和人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躬身实践的问题。为此,我时刻以此来告诫自己,沿着“忠于党”“为人民”的轨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年老更觉光阴少,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就是我的情怀、健康长寿的秘诀! 黄屡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