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在线分享医学知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常识,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
然而,调查发现,一些伪装医生、“伪科普”、带货卖课博取流量的行为,让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走了样。
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一些博主身穿“白大褂”,在模拟的医院环境中进行表演,以“医生”身份吸引观众。但实际上,他们并未获得医生资格认证,只是利用这一人设编造剧情,最终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更有甚者,一些已认证的医生也涉足与本专业不符的“健康科普”,为各类产品带货,如妇科医生推销男士T恤,骨科医生为美容产品代言。
此外,直播间内还充斥着大量虚构头衔的“营养专家”,他们推销的往往是虚假保健品。例如,安徽省淮南市的一起诈骗案中,涉案人员迟某军仅凭高中文化,就虚构了“国家一级保健医师”等多个头衔,在直播间内大肆推销保健品,对老年人进行欺诈。
这些博主之所以愿意穿上“医生”的马甲,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平台对于医生身份的审核标准不一,也为这种“造假”和“引流”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平台仅需提供执业医师证就能获得认证,对于科普内容是否与执业领域相符并未做严格审核。
这种冒用医生身份或以医生身份进行“伪科普”的行为,不仅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还严重损害了医护群体的形象。为此,国家已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等广告。同时,法律专家也指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非法行医罪,执业医师若在网上诊断与自己执业范围不符的疾病或推销不符的药物,也可能构成“超范围执业”甚至“医疗事故罪”。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及证件的管理,让医学科普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监管部门加强对虚假摆拍、宣传的监管力度,防范误导患者带来的社会风险。 颜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