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9年,杜甫由陇入蜀。他和妻子、儿女一道在浣花溪畔造茅屋,辟药圃,请友人觅求药苗。“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药圃景象。
对于怎样种好药,杜甫也深有研究。在秦州(今甘肃),他见太平寺的泉水特别清冽,适合灌溉药圃,因而在《太平寺泉眼》诗中写道:“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至于写采药、制药、卖药的诗就更多了。《秦州杂诗》中的“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反映了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子也参与精制药物了。另外,他还在诗中写道:“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花溪。”这里的洗药,也是药物贮藏、炮制前的必要操作工序。
杜甫一生曾三次卖药行医。诗人35岁至44岁时,在长安未中科举,因此只好“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第二次是杜甫携带家小由洛阳回华州(今陕西渭南市),这时的卖药生涯更苦了,到了“短衣数挽不掩胫”的境地。第三次卖药是在公元770年,杜甫摆药摊维持生计,直到这年冬天死在长沙到岳阳的小船上。马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