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7:文史
我国突破氢弹技术的背后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大国功勋》,记载了多位科技大家鲜为人知的多彩人生和奋斗精神,现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钱三强的殷殷嘱托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冒雪来到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经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里,于敏立即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与国家命运相连

  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从那一天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在肩。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和于敏等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的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地进行理论探索。

  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的《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都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用隐语打电话

  1965年1月,于敏率领“轻核理论组”携带所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奉命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作密集的报告,寻找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

  当时,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论文交到了钱三强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一天,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新奇地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一到嘉定,就钻进计算机房,听取了于敏等人的汇报,并与他们讨论分析,兴奋得像个大孩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余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闻周刊
   第A04版:学苑
   第A05版:延年益寿
   第A06版:中医中药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婚恋
我国突破氢弹技术的背后
历史短波
广告
陈赓为何看不上顾顺章
老年生活报文史A07我国突破氢弹技术的背后 2023-04-21 2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