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0:人文青岛
“跨界”音乐家青岛美术留痕
青岛民众教育馆全体职员合影,二排左三为李劫夫(李云龙)。
李劫夫工作过的黄台路小学旧影。
闲画青岛(发表于《论语》杂志1935年76期)。
青岛天后宫庙会一瞥(发表于《漫画界》1936年创刊号)。
《安息吧!敬爱的导师!》(发表于《诗歌杂志》1937年第2期)。

  ■马珊珊

  20世纪30年代曾被认为是中国漫画史上的“黄金时代”。翻阅这段时期的国内漫画杂志,一系列以青岛为背景的作品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些漫画集中发表于1936年前后,多是描绘底层人民的劳苦生活,亦有讽刺为富者的奢腐不仁及侵略者的蛮横贪婪,立场鲜明,笔触质朴,署名作者是李劫夫。

  李劫夫是何人?熟悉革命歌曲的朋友也许并不陌生。这位后来著名的“红色音乐家”曾谱写出《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脍炙人口的旋律,而李劫夫在美术方面的才能和贡献并不为人所熟知。

  工作之余

  用绘画记录社会现实

  1933年7月的青岛港,一个满脸稚气、衣着朴素的青年走下来自大连的客船,他便是20岁的李劫夫,当时的名字还叫李云龙。1913年11月17日,李云龙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一个家道中落的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喜爱音乐和美术。早年在家乡就读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深受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不甘做亡国奴的李云龙来到青岛,投奔他的表兄——时任青岛民众教育馆馆长的张俊图(字荫轩)。

  在馆长表兄的安排下,他先后在馆内的康乐部、阅览部做助理工作。在次年出版《青岛民众教育馆年刊》本馆职员一览表中,笔者找到了李云龙的名字,也许为避裙带之嫌,籍贯填的是河北丰润,职务是助理员。当时的青岛民众教育馆在朝城路上,规模很大,各类演出和活动很多。在这里,李云龙的美术、音乐、戏剧才华都得以发挥,编排、表演了一些进步文艺作品。

  据李劫夫本人撰文回忆,为打发单调的生活,工作之余他常拿着画笔到后海的小港码头写生,勤劳的工人、拾物屑的妇人、流浪的孩子都被他用绘画记录,“看到这些荒淫无耻的资产阶级和牛马不如的劳动力,回到家里,我常常气愤得哭了起来。”这些写生画稿和真实感受为他积累了基础素材,以码头为背景的速写组画也成为他重要的漫画创作题材。他常以文字记录创作感受,《青岛小港沿巡礼》中他这样写道:“从早晨三四点钟到夜晚十二点,这里是永远在扰攘纷乱之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全依着这里赚得些许劳动的代价,以维持他们的生命,但结果差不多是失望的,他们不时发出了这年头钱是真不容易赚了的嗟叹……只是这小小的几幅,但人们看到这些就足可证明青岛这个避暑的胜地也不只有花园和别墅吧。”

  “劫夫”之痛

  艺术作品是生活的反映

  通过民众教育馆的同事周南士,李劫夫结识了很多青岛的左翼进步人士,如《青岛时报》编辑袁素瑜、作家艾芜、陈荒煤等,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他先后以捷夫、借夫、E夜夫、基衣叶夫、劫夫、李劫夫、李云龙、捷闻等名,在《青岛时报》副刊上发表多篇漫画、木刻和文章。李劫夫逐渐成为他的笔名和常用名,“劫夫”表示“劫后一夫”,以此明志不忘家国沦陷之痛。此后他还常在《中国漫画》《漫画界》《时代漫画》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与上海的刊物和漫画家都建立联系,成为当时岛城最为高产的漫画作者。

  李劫夫信奉“艺术作品是生活的反映”,笔下的作品多为表现底层人民现实生活,如《青岛码头上》等记录码头工人工作场景,《被驱逐的人们》关心被从关外逐回籍的劳工境遇,《新都市的落伍生活》揭示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青岛之春》等作品对比穷苦人与富人的生活状况,反衬为富者的奢腐不仁。《闲画青岛》《青岛天后宫庙会一瞥》《避暑胜地小景》等描绘市井百态,又突出青岛地方特色。《芳邻联合舰队拜访青岛》《在王道乐土上》揭露了侵略者的蛮横贪婪。

  在此期间,表兄张俊图被免去民众教育馆馆长职务,李劫夫也随即被辞退,稿费成为他主要的生活来源。此后经人介绍去江苏路小学做美术、音乐代课教员,任教期间为江苏路小学创作了校歌。

  向往光明

  深受鲁迅先生影响

  1936年春,李劫夫转入王亚平任校长、袁勃任国文教员的黄台路小学任美术、音乐教员,理念相近的几人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筹建了青岛抗敌文艺协会。同年7月25日,在兰山路小学礼堂举办山东全省木刻展览会,劫夫是重要的组织者,会上展出了李劫夫创作的高尔基头像作品,在《青岛时报》上刊登了李劫夫的文章《现阶段木刻运动之使命》。

  李劫夫深受鲁迅先生影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他组织参与了青岛文化界进步人士为纪念鲁迅逝世举办的追悼会,创作了《安息吧,敬爱的导师》,发表在次年2月的《诗歌杂志》。也因为这些活动,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和监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劫夫离开青岛,在南京辗转几个月后奔赴延安,在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担任美术组组长并组织木刻和漫画创作。此后他的工作重点向音乐转移,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一大批革命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李劫夫曾担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的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院长,1976年在沈阳病逝。 图片由作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4版:发布
   第A05版:教育
   第A06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7版:深读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周末嗨钓
   第A10版:人文青岛
   第A11版:文艺评论
   第A12版:美食
“跨界”音乐家青岛美术留痕
青岛早报人文青岛A10“跨界”音乐家青岛美术留痕 2023-06-03 2 2023年06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