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9:青岛面孔
~~~投身乡村教育、以基层青年援疆……山科大、青大等驻青高校学子在祖国西部续写青春
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投身乡村教育、以基层青年援疆……山科大、青大等驻青高校学子在祖国西部续写青春
孙真真在支教学校辅导学生。
贾淑贞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路在脚下,心是火炬,建功立业大志不移……”当主题歌《到西部去》的激昂节奏响起,总会让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心潮澎湃。眼下,2022年新一批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已经接过师哥师姐的接力棒奔赴西部逐梦前行。日前,记者从多所驻青高校了解到,在祖国的边疆,青岛高校的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响应着国家号召,不远万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那里写下另一种青春岁月。

  山东科技大学孙真真

  在新疆阿拉尔市支教

  新疆支教 无悔青春

  2021年5月,山东科技大学一名学生拨通了学校西部计划项目办的电话:“看到学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通知,可以报名参加吗?”她叫孙真真,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水利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通过选拔后,孙真真被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担任支教老师。2021年7月26日,孙真真从家乡滨州出发,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到达阿克苏站,开启了她为期一年的西部计划之旅。

  “阿拉尔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驱车半小时就可以驶进沙漠公路,干燥程度可想而知。”孙真真告诉记者,7月份是阿拉尔最热的时候,也是白天最长的时候,在山东,晚上7点多天就黑了,在阿拉尔,晚上9点还要打着太阳伞出门。

  经过近一周的集训,孙真真和17名志愿者被分配到阿拉尔中学。18个人在学校安排的周转房隔离21天后,迎来了开学,志愿服务也正式开启。进入阿拉尔中学的孙真真被分到了小学部,任一至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老师。作为一个新手老师,几乎“零准备”地被推上了讲台,更是让她紧张加倍,面对讲台下面40多双陌生又充满好奇的眼睛,她在双腿不停地发抖中坚持着讲完了自己支教生涯的第一节课。

  “才一节课,自己的现实表现和预先想象的差距太大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支教这项工作。”孙真真心想,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顺利的,要从一名在校生转变成一位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于是,孙真真开始用自己的课下时间一点点学着怎样当一位老师,了解学生、研读教材、学写教案、旁听学习,不懂的地方就请教专任教师、不会的内容就查阅资料学习、不熟悉的学生就一点点观察。终于,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孙真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课老师。她结合新疆的地方特色,带着学生以树叶、瓜果、石头做各种手工课程;走出校门,在新疆美丽的景色里挖掘自然的奥秘。

  山海有情 完成蜕变

  “低年级的小学生,总是调皮多一些,课堂上坐不住,捣乱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认真上课,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如今,刚从新疆志愿服务归来的孙真真,俨然已经蜕变成一副大人的模样。她告诉记者:“一年级的小严同学课堂上总喜欢说话,每次上完课,要提醒他应该怎样遵守课堂纪律,但总是说完奏效两天,很快又变成原样了。”孙真真见眼见口提的方式收效甚微,便动起了脑筋。她通过观察发现同班的晶晶同学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且声音洪亮,而且一节课从头到尾坐得稳稳当当,于是,孙真真把小严和晶晶调成了同桌,在同桌的带动下,小严上课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老师的提问他都能回答上来,现在的小严已经成为一名小组长,把自己的小组也带得井然有序。

  “很庆幸自己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也许一年志愿服务微小又平凡,但对我的成长来说是颠覆性改变的。”孙真真说。

  青岛大学贾淑贞

  在新疆石河子市当志愿者

  脚踏实地 照亮西部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必然要历经千锤百炼。“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刚刚过去的7月,来自青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的贾淑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自愿加入西部志愿者队伍,将自己的服务热情带到了祖国的最西部新疆——石河子。

  “无论在何时何地,既要仰望头顶的星空也要脚踏坚实的土地。”目前,贾淑贞已经到达石河子市八师团委开始了半个月的团体生活。在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贾淑贞深深感受到了满满的真诚与温暖。由于时差原因,贾淑贞来到新疆后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8点起床,10点开始培训,中间有两个小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培训之余,贾淑贞抓住一切碎片时间去尝试、去努力提升自己。

  “团委的工作,如果不脚踏实地走到市民身边,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是做不好的。”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要重新适应这里的人和事,但对于性格内向的贾淑贞来说压力不小。策划活动、组织人事关系网、与各个当地的相关单位对接……这些琐碎的工作不仅需要十足的耐心,更考验待人接物和交流的方法。近日,石河子市又遇到疫情反复,对于贾淑贞来说,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越是自己害怕的事,越应该咬牙去做。”突破了性格的枷锁和社交压力后的贾淑贞,在岗前培训上丝毫不怠慢,她走访调研当地民情,深入了解、开展公益助学等志愿服务。桌上堆叠的文案、脚下厚重的泥土、深夜亮起的台灯都是她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倾情奉献,是她对祖国蓬勃发展的强烈渴盼。“只要跟随自己的内心走,再大的困难都是小事”。

  心之所向 无问西东

  在贾淑贞的同学圈里,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学习和工作是一个有点点‘佛’系的人,她更讲求随心而行。”对此,贾淑贞向记者坦言:“我也不是因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去做一些事情,我其实更倾向于内心的想法。”从当学生干部到参与西部计划成为一名志愿者,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贾淑贞一直跟从自己的内心,向阳生长。“青春只有一次,我就想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来,做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对于贾淑贞来说,人生的最大意义不是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担每一段过程。成为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这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所以招选人员有非常严格的流程。从笔试到面试再到选择服务地、体检、心理测试,每一步都是十分繁琐的。而她在这一系列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反复地问自己,“我真的要来吗?我一定要来吗?”虽有所犹豫,但她仍然遵从本心,没有放弃每一步走向西部的路。

  据了解,今年像贾淑贞一样奔赴祖国西部的青大学生共有61人,从象牙塔里的学生到西部基层青年,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更多的是成长经历的磨练和蜕变。“来这之前我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这边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这边处处是风景,有各种在北方吃不到的瓜果和热情好客的人。”心之所向,无问西东。摆脱了自身的困惑,当下西部的生活,已经让贾淑贞开始了享受。

  回望过去20年间,一批批像孙真真和贾淑贞一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传承交替,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在遥远的西部逐梦前行。他们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成为当代青年投身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图片均由受访人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走在前 开新局 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
   第A03版:城市更新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第A04版:着力解决堵的问题 持续整治乱的现象 扎实做好美的文章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第A05版:发布
   第A06版:周一见
   第A08版:周一见
   第A09版:青岛面孔
   第A10版:暖新闻
   第A11版:都市圈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瞰青岛周刊
   第A14版:新气象
   第A15版:乐游周刊
   第A16版:观天下周刊
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青岛早报青岛面孔A09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2022-08-15 2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