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4:婚恋周刊
风雨同舟五十年,她在他眼里依然是年轻模样
风雨走过50载,张如尧和王玉凤恩爱如初
张如尧(右)和王玉凤的结婚照。

  五十年,风风雨雨、耳鬓厮磨;五十年,甘苦与共、相濡以沫。再过一个月,家住青岛市崂山区的张如尧和老伴王玉凤就将迎来金婚的日子。一起迈过婚姻生活中的各种考验,相伴50年的他们最终迎来相伴相守的幸福晚年。“太快了,就是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虽然现在老了,但在我心中,她依然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张如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1 初次见面留下好印象

  相识四年终成眷属

  张如尧出生于1946年,1968年,正在济南当兵的他在战友的介绍下,和小他三岁的王玉凤相识。“我同事是她姐夫,第一次见面就是在他们家里。”张如尧告诉记者,第一次见面并不是相亲,两人就是很自然地认识,但王玉凤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印象很好,青春靓丽。”张如尧笑着说。

  由于当时的王玉凤还在德州上学,只有在节假日时才会到济南的姐姐家,因此两人的见面机会并不多。但就是在这种为数不多的见面中,两人彼此慢慢有了好感。“我们之间挺有共同语言的,而且他这人很实在,工作也不错,我觉得挺值得托付的。”王玉凤说,两人在1970年确定了恋爱关系,又经过两年的相互了解,两人都对对方非常满意,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了下来,1972年12月,两人正式领了结婚证。

  张如尧的老家在江苏徐州,领了结婚证后,两人回了趟老家,跟家里的亲戚简单地吃了顿饭,就算完成了结婚仪式。“老伴儿是我第一个对象,几年的相处,当时觉得挺合得来,很快就把婚结了。”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张如尧的脸上总是溢满了幸福。

  2 彼此扶持 用行动履行承诺

  婚后,两人济南、德州两地分居了四年,直到1976年,王玉凤才来到丈夫身边,两人才算是正式团聚。之后几十年,王玉凤一直追随丈夫的脚步,从济南到青岛,从部队到学校,王玉凤都毫无怨言,“他真的对我好,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最初的承诺”。

  每天,家里的一日三餐都被张如尧包了,“每天早上都是他起来做饭,等饭做好了,摆在桌子上了,才把我叫起来,从年轻时到现在都是这样。”王玉凤忍不住夸赞丈夫,“记得在济南上班时,我天不亮就要走,每天晚上回来他都会在车站接我,很感动,现在都忘不了”。

  当然,日夜相处50载,难免有磕碰,但两人顶多说话声音大些,个把小时互不理睬,但从不过夜。“大家都说他太宠我了,拿我当孩子,以前我从来没有自己出过门,每次都是他跟着,就是不放心。”王玉凤语气里溢着甜。

  2001年,由于工作的忙碌,张如尧被查出肺纤维化。自那之后,发烧住院是常事,有时一年甚至要住四次院。“每次住院,老伴都对我不离不弃,有时我自己都嫌烦了,她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对我悉心照顾。”张如尧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之间的爱情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很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不管什么时候,身边都有个‘你’。”

  3 50年不知不觉 谁也离不开谁

  在王玉凤眼里,张如尧是满分丈夫,“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亲人满腔热情,对家庭认真负责,对我精心呵护”。而在张如尧眼里,老伴朴素、实在,在同事、朋友中的口碑特别好,“我脾气急,她性格慢,我们俩就是性格互补。”说这句话时,张如尧用宠溺的眼神看着老伴,仿佛看见了当年的那个她。

  自打退休后,张如尧走进老年大学,学书法、学绘画,老伴喜欢京剧,只要有时间,他也会陪着老伴一起看戏。这两年,张如尧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家务的重担更多地落在了王玉凤身上,这也让张如尧格外心疼。“虽然在一起,一天说不了多少话,但没有这个人却不行,每次我出门买菜,只要时间一长,他保准要打来电话问问,就是不放心。”王玉凤说道。

  12月30日,是两人的金婚纪念日。50年过去了,被问及两人的爱情有何保鲜方式,张如尧说,两个人的性格、爱好、知识能力可能不一致,但只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就可以一起走很长很长的路。“我俩的爱情虽平平淡淡,却带着对彼此的信任和爱,50年不知不觉过去了,现在的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张如尧说。 记者 许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时事坊
   第A03版:名家
   第A04版:婚恋周刊
   第A06版:延年益寿
   第A08版:文史春秋
风雨同舟五十年,她在他眼里依然是年轻模样
多一点宽容理解
盼子女“脱单” 田园粉丝见面会报名火爆
夸得老伴任劳任怨
女儿婚礼上,离异爸妈牵手复合
子女态度对于父母幸福至关重要
所有的缘分都是上辈子欠下的债
广告
广告
老年生活报婚恋周刊A04风雨同舟五十年,她在他眼里依然是年轻模样 2022-11-25 2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