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3:家风家史
老八路出自传讲革命故事 激励孙女拿到世界冠军
94岁的于忠斌
年轻时的于忠斌(右一)与妻子和孩子
于忠斌的孙女于颂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对于后代来说更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家住青岛市李沧区唐山路、今年94岁的于忠斌12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经历了炮火连天战场的洗礼,对党忠诚,工作兢兢业业,不仅如此,他还特别重视家风教育,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系列故事——《爷爷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1

  参加八路 火线入党

  于忠斌老家是烟台市海阳后埠前村,小时候家里特别贫穷,日寇的压迫让他从小就萌生了参加革命的想法。“我家一共8口人,只有3亩地,自从我记事起两个哥哥就给地主家打长工,因为家里穷,我的三个哥哥都因为没有钱看病去世了。”于忠斌回忆道。

  后来,共产党来到了村里,给大家带来了希望。于忠斌12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在区干部的指引下,1944年3月,16岁的于忠斌参加了八路军,成了海阳独立营的一名战士。“我小时叫于九,现在的名字是参军后部队首长给改的,希望我能文能武,对党和部队忠诚。”于忠斌说。

  “抗战时期,我们独立营在海阳主要打击日本鬼子、地主和还乡团。”于忠斌介绍,抗战末期,日寇龟缩固守在炮楼里,独立营就在炮楼不远的地方埋伏。“有一次我们三个连主动出击,其中一个连埋伏在山岭上,一个连策应,还有一个连堵截主攻。拂晓的时候,日军来了一个中队,部队迅速包抄堵截上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消灭了敌人30多个,其余逃回去再也不敢出来了。”于忠斌回忆,那次战斗他们还缴获了敌人大量武器,因为自己在打仗的时候冲锋在前,受到了部队首长的表扬。

  于忠斌介绍,解放战争期间,他还参加过平度战役、白马关阻击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役、三合山战役等几十次战斗。1946年3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2

  战场负伤 九死一生

  1947年,是解放战争很关键的一年,于忠斌记忆最深的是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三合山战役。在孟良崮战役中,他的部队已改编为华东野战军9纵26师77团,他是三营通讯班班长。战斗一直持续,当需要有人去传达总攻命令时,于忠斌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营长递给我一块压扁的土豆,命令我吃下去,我含着泪吃完,冲进了炮火的浓烟里。”于忠斌说,穿梭中他尽量压低身子,炮弹不停在周边爆炸,自己则勇敢前进,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战役结束后,组织授予于忠斌个人三等功。

  三合山战役也异常惨烈。“我们全连120人,最后剩下不到40人,除了我和一位战友,排以上的干部都阵亡了。”于忠斌回忆,那一年他19岁,刚当上排长。战役中连长把全连20多个“小炮”掷弹筒交给他指挥,敌人的榴弹炮让他受了重伤。“我的意识完全模糊了,在被送往华东野战军医院的路上,身上的血不断滴答。”于忠斌介绍,是两位胶东民兵抬着他走了60多里路,才送到医院。

  战斗中,于忠斌右腋下两根肋骨骨折、右肺创伤呼吸困难,被评定因战六级伤残。而连长,则在激战中阵亡。

  3

  红色故事 激励后辈

  1948年,伤愈后的于忠斌到了胶东军政大学进修,青岛解放后他转业到纺织公司,先后在国棉七厂、八厂、二厂担任保卫科长,后来到纺织局任保卫处长,直到1988年离休。“我从战争硝烟中一步步走到今天,亲眼见证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于忠斌感慨。为党奋斗终身,是他对幸福的追求。

  于忠斌拿起了笔,在孙女的帮助下出版了一本诗集和一本自传《爷爷的故事》。“孩子们从小都是听我的故事长大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爷爷战场上英勇杀敌立功的精神,就什么都不怕了。”于忠斌笑道。

  在于忠斌的教育下,儿女、孙辈都努力工作,获得过世界冠军的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于颂就是老人的孙女。平日里,于忠斌也会钻研文学。每逢过生日,他都会带家人们高唱红歌。

  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杨柳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时事坊
   第A03版:家风家史
   第A04版:文化周刊
   第A06版:文史
   第A07版:延年益寿
老八路出自传讲革命故事 激励孙女拿到世界冠军
投身军营终不悔 吃苦耐劳当先锋
老年生活报家风家史A03老八路出自传讲革命故事 激励孙女拿到世界冠军 2022-08-12 2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