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5: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
~~~自学成才的马拴柱曾当过7年炉前工 钢铁厂的一线工人成为他摄影作品的主角
摄影“钢魂”铸就燃情岁月
自学成才的马拴柱曾当过7年炉前工 钢铁厂的一线工人成为他摄影作品的主角
  马拴柱

  马拴柱用镜头记录下青岛的工业化进程。

  组图:马拴柱拍摄的炉前工。

  扫码观看视频

  拍摄/剪辑

  记者 周洁

  肖梦婕

  开栏的话

  生活孕育艺术,艺术写照生活。不论哪个年代,来源于工作、生活一线的艺术作品总有着热气腾腾的感染力,它们鲜活生动、富于朝气,并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则是脚踏实地、扎根生活的创作者。2023年,青岛早报推出“从车间走来”青岛艺术名家全媒体展示项目第一季,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青岛市总工会、青岛市文联、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青岛市工人文化宫、青岛早报承办,旨在挖掘励志奋斗故事,记录艺术家背后的历史史实,同时弘扬劳动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工人阶级精神、艺术创造精神。该项目入选2023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今起,青岛早报推出“从车间走来”青岛艺术名家全媒体展示项目第二季,聚焦来自于生产一线、热爱劳动、倾心艺术的摄影名家,听他们讲述在摄影艺术之路上的探索。

  在青岛的工业发展史上,青钢集团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于1958年建立的重工企业,不仅见证着青岛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孕育了与其“同呼吸共命运”的青钢工人,今年65岁的马拴柱就是其中一员。他自17岁进入工厂直至退休,从炉前工到厂报专职摄影记者,个体的职场经历始终与青钢集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塑造出快意、果敢且热烈的“钢魂”性格。

  每天面对1000℃炼铁炉

  回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钢,是绝对的大企业、大单位,“进了青钢就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职工们每天走进工厂大门的时候挺胸阔步,那叫一个自豪啊!”马拴柱感慨地告诉记者,17岁初中毕业后他就业进入青岛钢厂,被分配到了现在看起来最苦、最累的岗位——炉前工。

  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已经成为现代化钢厂的“标配”,但当年技术尚未如此发达,只能依靠繁重的体力劳动去完成生产任务。炉前工的工作就是站在高大的炼铁炉前,面对1000℃的高温,完成钻开铁口、控制渣铁流、出净渣铁、堵好铁口等高难度工序。融化的铁和杂质会因内外温差凝固在出铁口,工人上前撬铁渣时,身上的棉布衣服很快就会变得烫人。做这行久了,想一点不被烫伤是不可能的,即使全副武装,渣铁也有可能钻进领口。当时,炉前工被渣铁烫一下不算生产安全事故,因为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即便如此,炉前工仍是一个抢手的工作,“因为有劳保和补贴,一名熟练工的月工资30多块钱,比一般工人多5块钱。”回想起那时候的工作激情,马拴柱没有丝毫的抱怨与不满,反而津津乐道于自己收工之后“能够喝完一大瓶汽水”,以及为了防止被汗浸湿的衣服贴在身上,把类似于竹编凉席般的衣服套在汗衫里面。

  自学成才成为摄影记者

  马拴柱在青钢做了整整7年的炉前工,每天上班,住在台东的他要倒三趟车才能到达位于娄山后的工厂:先坐5路电车到造纸厂站,然后换7路车到晓翁村站,之后再换乘10路车,每天6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有时候,为了省钱,马拴柱还会选择去四方火车站坐“马笼子”上下班。“马笼子”是当时铁路上安排的市郊火车,又叫“通勤车”。“马笼子”实则是货运火车,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运送战马的车皮,多数情况下用于装货。车厢里没有乘务员,没有座椅,乘客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这种车跑起来会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过道岔时会猛烈摇晃。我坐时间长有了经验,火车跑到哪儿晃得厉害心中有数,会提前防备。”马拴柱说。

  工作的环境与条件如此艰苦,却没有消泯马拴柱学习的热情。“那时候全国兴起了一股子上夜校的热潮,哪里有培训班,我就到哪里去上课。”马拴柱回忆道,自己当时并没有什么目标,只是渴望学习知识,在这段时间内,他学习了高中语文,学会了高级制图,还学会了摄影原理。“我不抽烟、不喝酒,把省下来的零用钱都用来搞摄影了。”马拴柱花重金托人从广州购置了一台理光单反相机,并在家中自建了一间暗房用来冲洗照片,“那时候我在家里睡吊铺,不论何时,把房间的窗帘拉上、盖上红布,就可以冲洗、放大照片。我摄影和冲洗照片全部都是自学,有时候会干上一个通宵。”

  后来,青钢创办起厂报,马拴柱顺理成章地成为厂报的专职摄影记者。回望7年的炉前工身份,马拴柱充满感激,“这段车间工人的经历让我与一线工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段艰苦的劳动岁月也锻造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镜头对准“炉前工”群体

  放下钢钎、拿起相机的马拴柱跑遍了钢厂的角落,在完成日常宣传任务的同时,将镜头更多地聚焦在“炉前工”这个群体上,为这些默默奉献的产业工人拍摄肖像照。面对曾经并肩奋斗的工友,这些不善言辞的炉前工卸下心防,以最自然、最淳朴的表情直面镜头,他们脸上的炉灰和肆意流淌的汗水被悉数收入镜头之中。“他们正直且充满自豪,他们不卑不亢的独特气质深深感染着镜头前的我。他们真实质朴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面貌,也一定能打动人们的心灵。因为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人,他们是工厂的主人。”马拴柱动情地说道。

  除了拍摄炉前工肖像照,马拴柱还用镜头记录下以青岛钢厂为代表的重工产业的发展与变迁:从青钢上空盘踞的“黄龙”到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马拴柱的作品清晰地展现出钢厂节能减排、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实践过程。他说:“‘黄龙’是炼钢转炉大烟筒里日夜冒出来的黄烟,裹挟着二氧化硫、氧化铁、粉尘等有害物质,飘在工厂上空经久不散,最厉害的时候,2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经过大力整治,如今这条‘黄龙’早已不复存在,青钢变成了洁净的现代化工厂,炼钢工人在弥漫的烟尘中挥舞钢钎、汗流浃背的画面看不见了,操作人员都是坐在主控室,隔着玻璃幕墙,通过电脑控制炼钢全过程。”

  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摄影作品不仅承载着一个工厂的历史,也成为时代的记忆。这些年来,马拴柱的作品频频为《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刊载,150余次摘得青岛市、山东省、冶金系统、全国级摄影比赛一等奖,他多次获评年度优秀记者、新闻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

  / 新闻延伸 /

  专题展览赞“钢魂”

  如今,马拴柱早已退休,正着手整理自己的摄影作品,计划以“钢魂”为题推出专题展览。

  “通红的炉火,坚固的安全帽,黝黑的脸庞,眸子里闪动着对工作的炽热、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歌唱。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炉前工’!”马拴柱为这一正在筹备中的展览写下前言,他深情写道:在这里,他们手持的是钢钎,身体里流淌着的是热血与大爱,挺起的是钢铁的脊梁,呈现的是存在和尊严。

  马拴柱用摄影照片谱写了一曲“钢魂”礼赞,唱出了对全社会普通劳动者的颂歌。相信展览举办之日,当观展者在马拴柱的作品前驻足时,透过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能听到每一位炉前工最朴素的内心独白,触摸到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的青钢那已与时俱进的时代脉搏。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划重点
   第A05版: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
   第A06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7版: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第A08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第A09版:身边事
   第A10版:岛城警事
   第A11版:都市圈
   第A12版:观点
   第A13版:体育风
   第A14版:教育
   第A15版:校园
   第A16版:天下
摄影“钢魂”铸就燃情岁月
青岛早报从车间走来——从工人到摄影名家A05摄影“钢魂”铸就燃情岁月 2024-10-16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