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春林
年龄:27岁
身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研究生
不管什么时候遇到这种事,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你有故事,请联系我们
早报热线:82888000
近日, 铁路青岛北站内一位年轻男子突然倒地,紧急时刻,听到广播呼叫救援,青岛医生李春林放弃乘车上前抢救,在确认患者无碍后又悄然离开现场。这救人的举动迅速引发强烈反响和关注,更是被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满满温情在全国范围内持续传递,展示了青岛这座城市“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风貌。
发车前几分钟听到广播紧急呼叫
“兄弟别担心,放松调整呼吸,我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大夫,我在这里你不要害怕。”一句暖心的安慰,感动了无数网友,日前,青岛医生李春林在铁路青岛北站救治突发疾病男子的暖心之举经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他点赞。11月13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做实验的李春林,提到成为“网红”,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今年27岁的李春林,来自湖北恩施,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博士研究生。目前跟随导师司海朋教授在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学习。11月2日,李春林代表团队回校参加山东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候车时,突然听到广播呼叫:“有旅客存在生命危险,急需医务人员!”火车10点半发车,虽然此时距发车时间只剩几分钟,李春林毫不犹豫放弃乘车,立刻来到患者身边。
临场处置非常专业、冷静
当李春林赶到爱心服务站时,看到一名年轻男子坐在地上。“他当时大口喘气,手捂在胸口,并且抖动非常厉害,脸色也很苍白,同时意识不太清晰。”李春林说,他当时觉得这名男子是不是心脏病急性发作了,呼吸很深且很快,这种很容易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李春林一边让工作人员找医疗器械方便检查,一边安抚男子情绪,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男子调整姿势保持半卧位。“这个姿势对心肺功能的负担会小一点。”李春林说。
工作人员很快将医疗设备送了过来。“拿到听诊器后,我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听诊,约160次/分钟(正常人基本在60—100次/分钟),很典型的心动过速,随时有生命危险。”李春林当即考虑可能是心脏病。渐渐地,男子稍微缓和了一些,并称自己有哮喘病史,这次是闻到香水味后突发上述症状,李春林随即作出判断应是“哮喘急性发作”。学医多年,李春林知道,哮喘患者一般都会随身带药,经过一番翻找,李春林从对方的包里找到了扩张支气管的药物。经过小心喂服,患者的症状终于有了一些缓解。“十几分钟后,我又用听诊器确认了心跳,这时心跳降到140次/分钟,同时我也给他测了一下脉搏,发现只有120次/分钟,按照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次数应该与心跳次数相同,这让我非常担心。”
此时,本应乘坐动车前往济南的李春林已经错过了上车时间,但他顾不了这么多,眼前的年轻男子情况还不稳定,除了已知的哮喘,根据查体和询问,他还伴有癫痫、多次房颤发作病史、多次不明原因昏迷且存在多种过敏原。
贴心为患者制作药品急救包
当男子情况逐渐好转,便表示“这些是老毛病”,坚持不用拨打120,在检查男子生命体征且评估暂无生命危险后,李春林尊重患者意愿给予现场施救。其间,李春林想起患者包里的药放得乱七八糟,便为患者制作了一个药品急救包,给每个药物做了标签,写清楚用法用量。为了避免男子再出现意外而手足无措,他想为男子制作一份“应急手册”,于是联系了导师司海朋教授。“我的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当时和导师请教,跟他详细描述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在司教授的帮助补充下,整个“应急手册”变得完善起来。
接着,李春林又对患者复检了4次,对方心跳恢复到100次/分钟左右,面色有了明显好转,李春林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与自己联系,同时跟车站工作人员仔细交代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这才离开。
“再遇到还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连续几天,李春林的事迹受到广泛关注和称赞,给他的内心也带来一些小波动。“真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竟然传播得这么广,得到这么多关注,现在感觉心里真是挺激动的。对于一名医护人员来说,能够及时救助生命,成就感满满。”李春林说。
他表示,会把大家的称赞和鼓励变成动力,继续努力工作,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担负起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再遇到这种事,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
对于这件事,李春林非常感谢车站工作人员。“事发时虽然我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但患者成功救治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现场工作人员的高效配合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李春林说。事后,铁路青岛北站为李春林协调了去济南的车次和座位,辅导员得知情况后调整了答辩时间,李春林如愿参加了答辩,后来李春林给男子打电话询问情况,男子告诉他已平安到达目的地,会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非常感谢他的关心和挂念。
延伸
“勇气+底气”
铸造榜样力量
11月13日,记者在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见到了司海朋教授,对于自己的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他表示非常欣慰:“当时他给我打电话,说了这名男子的情况,其实还是比较复杂和危险的,但在齐鲁医院,学生、医生都受过系统培训,他能站出来需要勇气,也是齐鲁医院医生的底气。”
原来,在司海朋教授的学生团队里,这种见义勇为的救人之举已不是第一次。2018年1月,一位老人在街头突发脑溢血,摔伤后致“颅骨颞骨枕骨多发骨折、脑疝、重度昏迷”。司海朋教授团队的医生徐万龙发现后,立即冲下公交车,现场对老人进行急救,徒手清除老人口中的呕吐物,胸外按压,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第一时间的专业抢救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为老人垫付了2000元医疗费用。当日老人手术后病情逐渐平稳,后再经两次手术及ICU治疗后转危为安。
像这样的急救故事,在司海朋教授团队里不断上演。“这些医生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人,或许不是最顶尖的医生,但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患者,救死扶伤,这就是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司海朋教授说。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院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