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衣涛
青岛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
● 海青茶
产于西海岸新区,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等特点
目前,海青镇年产干茶高达130余万公斤,产值突破3.73亿元
●胶州大白菜
产于胶州市,具有帮嫩薄、汁乳白、纤维细等特点
目前,胶州全市胶州大白菜年产量约37万吨
●马连庄甜瓜
产于莱西市,具有皮薄瓤脆、果肉清甜细腻、甘润爽口等特点
目前,马连庄镇甜瓜产值超过10亿元
●马家沟芹菜
产于平度市,具有色泽黄绿、叶柄空心、嫩脆清香等特点
目前,马家沟芹菜年产3000万公斤,年产值1.5亿元
●店埠胡萝卜
产于莱西市,具有皮红、肉红、芯红等特点
目前,店埠镇胡萝卜年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超10亿元
●宝山苹果
产于西海岸新区,具有果肉微黄、肉脆汁多、酸甜适度等特点
目前,宝山镇苹果年产量约为4.2万吨,产值超3亿元
●大泽山葡萄
产于平度市,具有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等特点
目前,大泽山镇葡萄年产量达5万余吨,产值8亿元
手绘 金 琳
好客好品
“家人们,我是胶州的,胶州大白菜是俺的家乡菜,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纤维细、营养好等特点,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喜欢吃胶州大白菜的家人们一定要点击下方小黄车,拍一单尝一尝!”这是11月14日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花在直播间里带货胶州大白菜的场景。
时下,胶州大白菜进入收获期。11月17日,首届“胶州大白菜尝鲜节”在胶州市九龙山采摘研学基地启幕。统计数据显示,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的认证基地已达82家,认证面积约7013亩;胶州全市胶州大白菜总种植面积约6万亩,年产量约37万吨。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来源于特定地域,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它们或独具特色品质,或蕴藏文化内涵,或是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区域特色资源,或成为某地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在国外,地理标志农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平均高出30%以上。国内相关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获得保护后,产值能提高20%以上。多年来,国内已形成一批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样板”,比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
在青岛,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白庙芋头等5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为品牌农业的特色和旗帜,它们不仅代表了青岛地区的独特风味和高品质,也成为展示青岛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农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滋养一方农产品。从命名即可看出:地理标志农产品之所以由“地域名+产品名”组成,是因为这些农产品产自特定地域和区域,具有特殊自然条件所赋予的禀赋优势。
在即墨区鳌山卫街道,进入10月后,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白庙芋头陆续进入收获期。“秋天第一块白庙芋头”同时具备香、软、粘、滑的口感,令老饕们念念不忘。“离了这块地,白庙芋头就没有这个口味了。”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孙云德告诉记者,鳌山卫街道是低山丘区暖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夏季湿热、秋季温和凉爽,叠加其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等地质特点,这里出产的白庙芋头个大、体圆、白嫩、滑中带面,香味醇厚,营养十分丰富,白庙芋头也由此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成为即墨乃至青岛主城区各大饭店的招牌菜肴,而且成功走出国门,深受海外消费者认可。
马连庄甜瓜、马家沟芹菜、海青茶……受益于气候、土壤、水源等独特的自然环境,青岛的众多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也成为一个地区特色产品的代名词,它们承载乡愁和味蕾思念,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乡土与远方的情感纽带。
多年来,青岛在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中,突出特色文化传承,积极挖掘具有农耕性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农事习惯和乡土文化,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承载,坚持保护、发展、利用并重,促进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
白墙黑瓦、茶香四溢。在海青镇,茶文化不仅“浸泡在茶汤里”,更体现在这个北方小镇的方方面面——以海青茶为主题的民宿、以海青茶为主题的工坊、以海青茶为主题的博物馆……漫步北茶商街,人们除了参观记录着茶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展览馆之外,还可以找一间茶店,沏一壶茶,听水声缓缓流注,徐徐入耳。在海青茶文化博物馆漫步,这里呈现了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并配有专业研学老师讲解。据悉,早在两千多年前,海青就有了种茶的历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借着“南茶北引”的东风,海青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目前海青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产值突破3.73亿元。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二级调研员李全军告诉记者,青岛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大多建有文化场馆以推进文化传承,比如马家沟芹菜博物馆、海青茶地理标志展览馆、胶州大白菜文化展示中心、店埠胡萝卜文化馆等,之所以要建设场馆,是因为历史人文积淀也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诸多民俗节庆、风土人情、诗词歌赋、典故传说、书法绘画等文化相伴而生,建馆能更好保护农业地标文化,促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在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以品牌推动产业发展
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农产品是经过长期培育具有特殊品质、一致性较好且性状稳定的品种。对某些地理标志农产品而言,特定的种质只有作用于特定的自然环境,才能体现其优势,离开原有自然环境往往会出现品种退化。
“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但有特定的外观和良好的口感,也更容易产生视觉和味道记忆,从而便于选择和购买。”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用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平认为,正因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长在独特的土壤、气候、水质形成的生态环境里,才形成独特的品质,这些特殊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难以复制,因此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拥有较高的品质,也更容易在市场上获得高溢价。
正是有了这项“背书”,青岛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市场颇受追捧。“宝山苹果是我们宝山镇的特色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着66年的种植历史。”青岛宝山罗戈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正是看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加持和品牌效益,2008年罗戈庄村成立了合作社,138户村民成为社员。合作社专注苹果的技术推广、销售等,社员们靠苹果每亩每年可获得纯收入2万元。尤其是,宝山苹果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受到追捧,高峰时“一个苹果卖到十元钱”。
由于地理标志农产品指的是一定区域内的特有农产品,因此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主体,多为当地协会或者合作社等组织。地理标志农产品得到认定后,这些组织将“地标”授权当地其他种植此类农产品的合作社和种植户,促进他们增收致富。
不少地方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做成了“大产业”。比如,时下正热销的胶州大白菜。作为青岛的“明星”蔬菜,胶州大白菜已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20多项殊荣,2022年,胶州大白菜栽培系统被纳入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近年来,胶州大白菜及其衍生品在上合示范片区和临空经济区的推动下,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胶州大白菜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
“我们的胶州大白菜开始收获啦!给大家看一看正宗的胶州大白菜是什么样子。”11月14日,李春花在视频号上发布自家种植园内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在她拍摄的短视频中,胶州大白菜俨然从当地的“土特产”变成了一款时尚潮品。记者注意到,李春花所销售的胶州大白菜每棵从20余元到50余元不等,虽然价格较普通白菜要高一些,但销量却非常可观。“‘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为胶州大白菜带来了‘品牌溢价’,我们已建设60多亩大白菜精品种植园,严格按照‘棵棵有身份’的品牌要求种植管理。”李春花笑着说。
除电商平台外,胶州大白菜还通过盒马鲜生等商超平台走向全国。胶州市胶东街道斜沟崖村2022年正式挂牌成为“盒马村”,通过盒马供应链,村民们种植的胶州大白菜迅速远销至广州、重庆、贵州等。正是通过与盒马鲜生等商超综合体及各大直播电商平台合作,近年来,胶州大白菜在全国消费市场持续“出圈”。今年初,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公布第十二批“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胶州大白菜由此被端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延长产业链,海青镇则将茶文化进一步发扬,特色民宿等下游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我们这里共有40多间客房。其中,每一间茶主题客房都对应当地的装修风格和民族元素,标注了每种茶的工艺、特点,房间内提供对应茶包供客人冲泡。”在海青镇北茶商街,时光客栈负责人王建鑫告诉记者,为推动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海青镇将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茶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当地的茶山田园综合体获评“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体验基地,海青茶博园等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让地标农产品更有辨识度
云山大樱桃、胶州湾蛤蜊、马连庄甜瓜……在青岛,这些原汁原味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农产品距离真正将“地标”变成“金标”还有一段路要走。
有些地理标志农产品尚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众多,但为消费者所熟知的无外乎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等。青岛也不例外,目前认定的5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并未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为此,青岛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相关展会平台,推动更多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出去”。在2023年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青岛展区分为粮油、蔬菜、果茶、畜禽、农产品加工品、水产品、园林花卉、现代农业设施等8个板块,吸引了159家农业企业、248种“青岛农品”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亮相,彰显了青岛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有些地理标志农产品虽已有一定名气,但市场上却有着“李鬼”的存在。
为破解这一问题,胶州大白菜开展了系列尝试。一方面,胶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专门成立胶州大白菜商标保护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和监管,坚决清除侵犯商标权益行为的土壤和空间;另一方面,胶州大白菜实行“生产基地认证制,产品质量追溯制”,被认证过的胶州大白菜,棵棵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扫码便可追溯其种植、采摘、包装全过程,让消费者能够轻松验证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平度市崔家集镇同样健全西红柿产品追溯体系,为每个种植大棚编上“身份证”,坚持对西红柿定量检测,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也对市场中的“仿冒品”起到了遏制作用。
还有些地理标志农产品则受困于地力等因素,面临着减产等情况。以白庙芋头为例,白庙芋头此前由于常年重茬种植,遭遇发展瓶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2019年,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行9人来到鳌山卫街道,从土壤改良入手,围绕白庙芋头做起研究和实验。“我们通过抗连作技术、水肥一体技术改善土壤生态,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芋头球苗直接播种方式,采用育苗抑菌栽培,等小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再移栽到大田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白庙芋头的成活率,还摆脱了种植时间的限制,可有效提高农民收益。”孙云德表示,经过5年努力,白庙芋头目前已形成新型生产配套技术,成功打破了困扰种植户多年的连作障碍,越来越多农民因此受益。
围绕地理标志农产品持续探索,是青岛围绕打造中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城市的目标定位,做强“青岛农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市加快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青岛农品”连续5年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全市拥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7个,省级和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分别达到58个和227个,农业品牌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子”。
又是一年好“丰”景。接下来,青岛将坚持以产业升级带动品牌升级,不断提升“青岛农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让越来越多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