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自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崂山区大胆创新、抢抓机遇,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方面率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区公办中小学都使用“教学云平台”,班级配有专门的打印机、扫描仪,学科教师都能够独立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
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的做法入选教育部发布的全国落实“双减”十大典型案例。
率先创新实践,推进作业改革“落地”
从课程视角出发,作业承担着课程目标诊断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是整个学习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目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时效不高,主要表现在:学生作业时间长、负担重;作业布置缺少设计、形式单一;作业讲评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化指导。这种作业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作业习惯,而且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占去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设置作业的初衷是什么?作业的价值和功能在哪里?崂山区教体局努力让作业回归诊断学情、巩固知识、反馈教学的本源。区教体局制定详实周密的培训计划,分角色、分层级、分学科、分区域进行专题培训。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多次召开业务校长会,统一思想认识,交流各校经验,碰撞智慧火花;各学科教研员积极跟进,进行课堂听课指导,研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有效做法,开发教学平台作业设计案例。
力促方案落实,作业创新“出实招”
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是减轻作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前提。全区将作业设计与评价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学科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在设计作业时,统筹考虑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能力,立足学生个体,创新作业形式;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让作业有情、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时间管理”是教育云平台的特色功能之一,可以更好地赋能作业管理。实行“时间双向管理”,即学科教师结合学情,试做并预估作业完成时间,在平台上标注每道题目的建议作答时间;学生每次作业都在AI作业纸上填写起始、结束时间,然后平台将教师作业预估时间和学生的实际作答时间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生作业时长的有效监管,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用时情况。“时间双向管理”能够辅助教师进行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的调整,更好地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拖延情况,进行精准干预和提升。
做到三个精准,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
精准选题,共享校本资源。利用教学平台海量题库资源,遴选题目组成作业,满足教学需要;除了平台提供的题目外,老师们还可以把自己积累的精品题目上传到平台,建立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题库”,实现作业布置精准到校。如崂山实验初级中学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系统选编、改编、创编作业,将作业分成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录入到教学平台的校本题库中,形成学校个性化资源库,供老师们选择使用。
精准训练,实现个性化指导。学生作业分层推送、作业数据及时呈现、进行靶向训练。学生日常作业在AI智能作业本上完成后,输入班级配备的高速扫描仪扫描,平台在1-2分钟内就能完成作业分析,即时呈现统计数据,让老师迅速获得学习情况反馈。教师通过作业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分析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作答情况,为自己下一步的教学内容调整提供依据。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率高的题型,教师布置靶向作业,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精准反思,实现教学相长。作业在扫描之后错题被自动收集,同时进入学生错题本和教师错题库,不同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错题本,每一个学生也会收到自己独有的错题本。对于学生而言,节省了抄题的时间,又可以帮助他们慢慢养成及时复习、积累错题的良好习惯。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作业错题情况分析,可进而为教学把脉反思。
突出综合治理,打好作业减负“组合拳”
崂山区教体局建立了全区作业监管平台,借助作业大数据监管,构建区域“数据驾驶舱”,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日常课时作业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跟踪采集、记录分析,从作业时段分布统计、用时统计、作业整体正确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大数据采集与计算分析。同时建立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实现有章可循。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双减”政策落地行稳致远的保证。要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广大教师要继续练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守好学生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各校在优化作业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时效,如崂山五中打造“云平台技术融合三元课堂教学模式”、崂山十中的“三互六合”课堂教学模式等。信息技术助力作业管理,运用作业分析数据充分备课,更加精准地摸清学情,让老师的教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学校课堂也变得充满活力,教师教学行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从以前老师拖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推着老师走。
孩子写作业时间短了,是不是偷懒?“双减”实施以来,有家长疑惑地给老师打电话,甚至有家长跑到学校跟老师交流。一段时间后,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后退,反而有明显的进步。原来,老师针对孩子的问题连续布置了“靶向作业”,帮助学生强化薄弱点,孩子的准确率明显提升,自信心也回来了。在此过程中,崂山区教体局则加强宣传引导,缓解家长心理焦虑,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全面护航孩子成长。
信息技术助力,作业减负提质“显成效”
信息技术助力管理作业后,减负提质的成效慢慢凸显,真正做到了以教育信息化为支点,落实提质减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学校,基于原有硬件基础设施,不使用pad、手机等智能设备;对于教师,无需改变教学习惯;对于学生,不改变原有纸质答题习惯;老师批阅还是批阅纸质作业,不同的是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归档的电子化,大量节约了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减少了劳动量。
通过大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师生负担明显降低,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受到学生及家长赞誉。崂山实验初中学生徐翔说:“教师推送的精选题目,避免了我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还使我养成了积累错题的好习惯。”对家长来说,通过AI智能校本作业本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学习指导也更加有的放矢。
专家点评
落实“双减”的创新之举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打造技术赋能、场景创新、教学变革、文化创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案例。聚焦“双减”任务,着力区域信息化融合生态体系建构、智能升级新突破,充分利用原有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课堂教学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科学设计和布置作业,通过人工智能校本作业本,实现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做到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同时,建设“中小学作业监管平台”,做好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等全要素数据采集,基于学生能力系数、作业完成时间等大数据分析推送个性化作业,在实现精准的基础上控制好书面作业总量,深挖作业结果运用,综合发挥评价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崂山区“课堂教学云平台”应用的成功之处,在于推动数字赋能区域优质资源协同汇聚和群智共生价值,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批改和管理,引发教学方式、家校关系、教育形态等重构性创新发展,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创新之举,真正做到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家长用得放心。
(点评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