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从史前一直流传到当下,数千年来仍然持续创新、发展的艺术门类有哪些?印尼皮影戏音乐“甘美兰”就是其中一种。音乐史研究者徐菲阳近年来持续研究世界音乐,在东南亚艺术领域成就斐然。这位青岛女儿已经从音乐史学家成长为印尼皮影戏及甘美兰的研究者和表演者。从世界音乐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尤其回看茂腔、柳腔等非遗音乐,徐菲阳认为其中隐藏着瑰宝,从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谭盾与“敦煌古乐”的成功合作就可以看出,传统音乐需要持续的创新推动,“音乐一定是流动的才能向前发展,发展出丰富多样性。”
皮影戏不只是活化石
作为音乐史研究者,徐菲阳先后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也是国内少有的深谙印尼传统与现代皮影戏音乐的专家。徐菲阳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活跃于青岛交响乐界的著名指挥家,她进入这一领域也是兴趣使然。“我5岁学钢琴,本硕博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西方音乐史,硕士与博士研究世界民族音乐方向。”在世界音乐史中,她被印尼音乐所吸引,这里有印度文明、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交汇,印尼皮影戏和皮影戏音乐“甘美兰”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印尼皮影戏并不只是活化石,还是一种从史前发展至今、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故事内容一方面来源于《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另一方面也有当代创新故事,甚至有嘻哈皮影戏、摇滚皮影戏。”徐菲阳介绍,印尼皮影戏根植于大众,渗透到百姓生活里,“看皮影戏不用花钱,每到表演季都能看到非常知名的艺术家为大众表演,传统皮影戏往往通宵表演,有的艺术家还会把笑话融入皮影戏中。每次演出,墙内墙外观众席地而坐,还会通过网络直播,一场演出十几万人观看,达到演唱会的规模。在旺季,一个月内20多天有演出,我需要在大大小小的村落之间赶场观看。也有城市皮影戏,时长被浓缩到1.5-2个小时。”
长期以来,亚洲音乐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研究者也长期关注西方,而皮影戏音乐“甘美兰”一直保持了独特的文化属性。“我们特别想看另一个东方国家在欧美流行音乐冲击下的生存状态如何,印尼皮影戏给我非常多的解答。在皮影戏研究中可以看到从史前到当今完整的音乐发展史,甘美兰乐队融合了印尼最多样的音乐艺术,值得研究。”甘美兰乐队以铜制的锣类打击乐为主,相对而言,中国皮影戏有打击乐也有弦乐。徐菲阳介绍,学界对印尼的研究非常深入,中国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内卷”一词,实际上就来源于著名学者格尔茨1966年出版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皮影戏也是研究印尼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学术界研究皮影戏,为的是研究印尼文化的精髓。在皮影戏剧本里有当地民俗、信仰和精神所在。”
汲取养分,持续创新
一门传统艺术,如何具有穿越千年的生命力?答案在于它能不断吸收、汲取,充实自己,持续发展。“我曾经在耶鲁大学收藏中心接触到9000多件印尼皮影戏藏品,美国学者介绍,藏品里面有非常多的中国人物形象,颜料图案也受到了中国影响。印尼有位先锋派艺术家,最擅长皮影打斗场景,里面的动作从哪里来?中国功夫片。他把中国功夫片融入皮影戏中,很多人找到他学习,这就带来皮影戏的创新发展。”
由印尼皮影戏和甘美兰,徐菲阳联想到了中国传统皮影戏、传统音乐。“山东保持了柳腔、茂腔等传统曲艺的丰富多样性,这是传统音乐发展的未来。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样,这是我们真正的宝藏。希望中国皮影戏向前发展,而不只放在博物馆展示。”
近年来,歌手谭维维把“华阴老腔”搬上了摇滚舞台,谭盾由敦煌古乐中创作了《敦煌五乐神》成为人气游戏配乐,更远有披头士对印度西塔琴的学习和引入。在徐菲阳看来,从丝路到东南亚,音乐的跨国交流、古今互现从未停止,“全球化时代,人类的交流更加快捷,更加密集。音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比如《敦煌五乐神》里使用了筚篥、琵琶、奚琴、尺八、笙等多种丝路乐器:筚篥在中国叫管子,也在丝路国家间流传;很多学者研究认为尺八最早源头在杭州,而它传到了日本,成为日本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这些乐器从丝路传来,经历了本土化之后并未停止发展。”徐菲阳计划把印尼皮影戏和甘美兰带到国内,让观众在交流中汲取丰富的艺术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