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市南区打造了群众诉求解决平台——“暖南诉办”。不同于以前依靠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巡查发现问题,该平台通过发动群众主动提报诉求,精准定位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借助平台快速有效解决,把群众的“烦心事”变为“暖心事”。目前平台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到10万人,超过市南区常住人口的20%,App下载使用人数超5000人,共受理群众诉求2078件,办结率86%,满意率95%,市级群众满意度调查比去年上升2.4%。
此外,市南区通过搭建党建引领“网格自管会”,让居民群众变成基层治理真正的主角,1500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楼宇党建联席会,解决了诸如错峰停车、外卖取餐柜、核酸检测点设置等热点问题300多个,营造了共建共驻共享的楼宇“生态圈”。
市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仁登说:“市南区围绕做实平台,针对整合难、闭环难、满意度提升难三个难题进行攻关,推动实现平台好用、解决问题管用、居民群众想用。”
有诉求上“暖南诉办”,群众诉求“码”上办
整合五大要素,让平台运转实用。考虑到街道、社区作为第一受理层级,各类诉求种类繁多复杂、办理时限紧迫,市南区结合全域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整合网格、职责、人员、平台、待遇五大要素,实现“一套班子、共同治理”,提高平台实用性。整合“一张治理网”,针对网格类别繁多、边界不统一的问题,重新划分理顺网格,把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整合为505个基础网格、68个专属网格,实现“一网统筹、多网融合”。整合“四级职责表”,梳理厘清区、街、社区、网格职责边界和网格员工作职责,把网格事项由76项精简为41项,并把“暖南诉办”诉求办理纳入清单,着力提高网格员兜底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整合“一套办理人”,做实区、街、社区三级“暖南诉办”诉求解决中心,区级层面由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统筹运营,区相关部门明确“1+1+1”(1名分管领导、1个责任科室、1名直接负责人员)人员配备。街道社区层面,分别由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委书记牵头负责,共有1800余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到诉求接收、办理链条中。整合“一体联动台”,在原有网格化平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形成“暖南诉办”处置流程,并整合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统一分类标准,统一考核指标,统筹构建咨询服务、投诉举报于一体的联动平台。整合“多方薪资线”,加强对网格员的关心关爱,逐步实现网格员“同工同酬”,通过交流学习、调休轮休、评优评先等进一步增强网格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闭环一条路径,让问题解决管用。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健全“1+3”制度体系,1即平台建设实施方案,3即考核细则、问责办法、专职网格员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构建起“受理—流转—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在流程运转上,通过微信公众号集中受理“民生、执法、发展”三类诉求,按照4小时响应,1、2、5个工作日办结的时限要求,自下而上分级流转办理,实现“快响快办”,办诉结果经区平台审核后,通过公众号进行反馈,实现“一门进一门出”。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一线处置,理顺“居民点单、平台派单、网格员接单”快速反应流程,其中,民生诉求起点设在社区,发展诉求和执法诉求考虑到社区没有相应机构和职能,起点设在街道。
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让居民群众想用。据八大峡街道家住团岛路的某居民讲述,他家因楼上租户较多、噪音较大,影响了自己正常休息。11月28日在“暖南诉办”平台上传了诉求,第二天,街道社区人员、楼长就会同群租房责任方一同进行现场办理,基本达成共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小网格”有了“自管会”,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老楼加装电梯、噪音扰民、污水管网布置……这些原本需要街道社区牵头解决的大小民生事项,在党建引领“网格自管会”成立后,居民群众变成基层治理真正的主角,从“街道管、社区拢”转变为了“自己的事自己办,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城市基层治理焕发了“新活力”。
随着网格自管共治工作的全域推广,网格党组织统筹领导作用进一步强化,网格内各方力量参与自管共治的活力逐渐增强。截至目前,全区505个网格全部建立起了网格自管会,建成“老舍公园居民议事角”“江苏路助老食堂听风厅”等11处街道特色阵地,1500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致力于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市南区确定了“三好、三高、三效”的党建引领网格自管共治示范点建设标准,即党组织班子选得好、工作队伍配得好、网格阵地建得好;自管参与度高、治理效能高、群众满意度高;志愿服务提质效、结对共建显实效、议事规则助长效,高质量打造了125处党建引领网格自管共治阵地,推动“参与式治理”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域推进、多点开花、集聚成势”的浓厚氛围。同时,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探索建立网格“平急转换”机制,实现第一时间由“网格治理服务单元”变为“一线战斗堡垒”。
“网格自管会”化整为零变身“楼院群防组”。网格自管会委员分别担任各楼院自管会主任,充分发挥“熟脸优势”引导居民自觉参与楼院疫情防控。八大关街道红岛路社区大学路25号楼院,疫情期间在自管会主任带领下,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楼院85户居民信息摸排工作。“共建单位”应急响应变身“共战单位”。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牵头指导,网格党组织负责统筹,在网格中搭建“战疫红色平台”。湛山街道协调华润万象城党支部等9家共建单位坚持每天为200余名网格核酸工作人员提供午餐,青岛邮政储蓄银行党委等18家共建单位先后派出81名志愿者参与网格疫情防控工作。“红色物业”主动出击变身“红色防线”。物业行业党委牵头负责,全区33家“红色物业”示范点发挥“物管先锋”作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06万份,登记出入人员2.51万人次、车辆1789辆,清运生活垃圾1200余吨,开展消杀4172次,投入人员1.95万人次,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
栋栋都有党组织,商务楼宇“强起来”
今年10月,青岛城市地标青岛海天中心举办了首次楼宇党建联席会,这是继今年建立海天党群服务中心之后的深化楼宇党建“3.0进阶版”,也成为市南擦亮楼宇党建品牌、激活辖区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市南区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134座,总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楼宇内企业1.7万余家。面对企业众多、党员党组织关系隶属分散等情况,市南区不断夯实楼宇党建责任体系,积极探索“四融四建强引领,一长六员优服务”楼宇工作理念,以党建把“百楼万企”紧密连接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覆盖到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经络上。
“四融四建”强引领,通过组织建设融合、共建楼宇综合党委,工作力量融合、共建楼宇发展队伍,服务平台融合、共建楼宇营商环境,资源保障融合、共建楼宇生态系统,将楼宇党组织、工作队伍、平台资源等有机融合,形成一体联动、职能明确的党建工作体系。同时,建立楼宇综合党委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楼宇党建联席会制度规范》《楼宇治理公约》等文件,今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200余次。
“一长六员”优服务,选优配强包括楼长、党建指导员、楼宇信息员、招商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安全督导员、物业管理员在内的管家服务团队,实行“楼宇呼叫、管家报到”工作模式,结合“暖南诉办”诉求解决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服务态势,为楼宇入驻企业和员工提供包括党建、招商、财税、法律、应急、物业等要素的服务,全周期护航楼宇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