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7:学习论丛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切实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

  孙伟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近年来,我市老龄人口增长迅速,老龄化日益加快。据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提高,带来了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花费大、护理人数不足等各种现实问题。

  青岛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仍显不足

  囿于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目前我国大多数老人选择依靠家庭养老,但在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家庭规模明显变小,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的情况非常普遍。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老年人更多依赖配偶之间的互助,而这种自我服务存在严重的能力缺陷。家庭规模小型化,意味着城市功能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才能满足小型化之后的家庭在养老、照护等方面之需。七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仅有0.81%的老龄人口选择入住养老机构,82.65%的老龄人口还是选择与配偶、子女同住或独居,且60周岁及以上的独居老龄人口已占同年龄段老龄人口的13.89%,其中多数独居老人属于无人陪伴照顾的空巢老人,未来这一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而有保姆照顾的独居老人仅占0.2%。相较于城镇老人受教育水平高和经济条件较好,未受良好教育和需要靠子女赡养的农村老龄人口的独居比例比城镇老人更高,其养老问题更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此外,我市80周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增速明显,高龄化意味着失能老年人及其比例将提高,意味着老年群体健康和护理问题更加迫切。

  另外,机构养老存在收费高、供不应求、专业护理人员缺乏、老年人不适应等问题。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所涵盖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目前还较狭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下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参照国外模式,依托社区,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和现状。如何构建一种基于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政府资源三方面互动,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精神服务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居家养老模式,是我们今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提升青岛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养老服务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政府应出台实施意见及办法,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应根据老年人口分布特点和需求情况,合理有效使用和分配养老服务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科学配置服务项目;二是清晰界定养老服务责任边界,使各服务主体各司其职。政府和社会组织,需分别承担起政策制定、整体规划、服务监管、资金安排和提供养老服务项目、培训服务人员等职责;三是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保证城市社区居家服务产业整个流程的合理合法性,推进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第二,主动对接、精准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2017年,市民政局正式开通了青岛市智慧养老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敬老院及军休等各类养老方式密切衔接,实现养老资源共享。然而老年人普遍对于互联网工具比较陌生,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对于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信息无法及时主动掌握。这需要相关部门指导社区协助老年人针对自身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状况、经济条件基础等方面综合判断,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结合老年人意愿,提出养老措施及建议,个性化定制养老服务。同时,社区要及时将辖内最新养老服务方案上传平台,形成大数据,滚动更新并修正服务方案,使得政府掌握第一手资料,更精准地发挥养老服务的主导作用。此外,应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方宣传,提高平台的社会知晓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第三,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养老服务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社会养老服务组织参与不足、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定期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和能力考核,建立健全服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标准,实现养老服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社区要与社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吸纳愿意提供帮助的爱心人士加入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行列,推动志愿者队伍发展。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来青,通过定向招聘、提高收入和待遇、建立健全职业发展规划路径等方式,让优秀人才留青发展,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

  第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政府财政压力日益沉重,仅靠财政经费来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青岛不少区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扶持作用。虽然一些区市也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但细化落实不够,没有起到预想效果。对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市场,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通过政策手段调动机构供给和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如利用税费减免、人才支持、专项资金投入等措施,降低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其服务供给的能力和质量。

  同时,完善市场、促进竞争,探索和尝试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大服务”政府购买模式,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上实现差异化、个性化供给,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兼具福利性和市场性。

  第五,提高市民对“时间银行”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国外发展较早,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运行机制,已经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方法;国内则引入时间较晚,近年来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出现。去年,青岛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注册志愿者还是注册服务对象人数均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时间银行”作为舶来品,很多市民连“时间银行”是什么都不清楚,这导致公众的参与度比较低。而“时间银行”能否有效运转,最终取决于是否有足量提供服务的志愿者。

  此外,注册“时间银行”、服务下单等一系列智能化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因此,应对“时间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广泛宣传,提高市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同时探索本土化创新,充分发挥社区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广引导辖区居民广泛使用,避免其变成摆设,从而让老年人真正受益。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学习论丛
   第08版:健康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切实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
推动绿色发展 打造智能建造城市
青岛日报学习论丛07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切实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 2022-12-06 2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