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8:健康周刊
藏在十二时辰里的养生智慧

  人体气血的运行,如同水流一般,在经络中循环不息、周而复始。一天之内,气血也会在不同时辰流经不同的经络,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找到让身体最舒服的养生方式——

  子时——睡着

  子时(23时至1时)胆经经气最旺,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在这个时刻,阴气达到顶点,随后开始衰退,阳气逐渐萌生。阳气是生命之火,睡眠是养阳的最佳方式。

  如果此时不入睡,阳气无法顺利生发,阴气也无法妥善收藏,易导致阴阳失调。

  有些人在这个时候感觉特别精神,但这并非自身精力特别充沛,而是阳气生发的体现。

  丑时寅时——睡好

  丑时(1时至3时)和寅时(3时至5时)是气血流注肝经和肺经的时段。

  丑时休息有助于肝脏完成血液的新陈代谢,进而将新鲜血液输送至肺部,再由肺部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样,人们在清晨醒来时才能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所以,经常熬夜的人,面色容易变得青灰,情绪也会变得倦怠且容易烦躁。

  卯时——补水

  卯时(5时至7时)最利于排泄。此时起床,大肠经“上岗”,伸展腰肢,呼吸新鲜空气,喝一大杯水,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和垃圾,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喝水也有讲究,宜喝“阴阳水”,即用热的白开水兑凉的白开水,一口气喝完,这样有利于水分快速进入大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辰时巳时——护脾胃

  辰时(7时至9时)是气血流注胃经的时段;巳时(9时至11时)是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此时脾经经气最为旺盛。

  辰时体内的阳气已经完全升发,胃的运化能力最强;到了9时,脾经开始“值班,将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营养输送到全身。

  此时如果不吃早餐,胃一直分泌胃酸,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等疾病。

  脾主四肢肌肉,除了饮食有常外,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上午9时到11时之间,脾经当令时进行锻炼,效果最佳。

  午时——养心

  午时(11时至13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阴气渐长,阳气消,此时心经最为旺盛。心是不受补的,只能通过调养来养护。午睡便是最佳的养心方式。

  午时心经当令,也是养心养神的最佳时机,其效果远超其他时段的睡眠,能够为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养精蓄锐。

  未时——养肠

  未时(13时至15时),小肠经当令,是保养小肠的最佳时段。午饭过后,人体血液中的营养成分最为丰富,喝杯水有利于保护血管。

  午餐最好在未时13:00之前吃完,这样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时将营养物质充分吸收。“过午不食”这一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申时——拍背

  申时(15时至17时)是工作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此时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既是人体阳气的“仓库”,也是贯通全身、输布阳气的两条“高速公路”。

  刺激膀胱经穴位的简便有效方法是撞背,尤其在身体疲劳时,撞背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酉时——养肾

  酉时(17时至19时)是一天中类似秋冬的时段,象征着收获与贮藏。人体的“粮食”是精气血,而“仓库”则是肾脏。

  酉时是气血流注肾经的时刻,也是贮藏精华、调养肾脏的最佳时机。无论是补肾的食物、药物,还是益肾固精的功法,如按摩双肾、叩齿功等,酉时都是最佳的时机。

  戌时——养心包

  戌时(19时至21时)为经络气血流注心包经的时刻。心包经是心包所属的经络,而心包可以被视为心脏的“保镖”。

  现代人最易患的两种疾病:心脑血管病和心理疾病都与心包经有关。

  因此,通过敲击心包经,使气血旺盛流通,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有效策略。

  亥时——通三焦

  亥时(21时至23时)三焦经当令。三焦通百脉,是元气运行的通道,气顺则百病消。

  若三焦气机不畅,元气无法布散,容易导致手脚冰冷。

  疏理三焦可以通过按压三焦经的原穴(阳池穴)来实现。

  具体方法:将手背向上翘起,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靠近手背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高继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齐鲁银龄
   第A04版:养老周刊
   第A06版:文化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健康周刊
藏在十二时辰里的养生智慧
如何远离“老人味”
肾脏有哪些“沉默式报警”
老年生活报健康周刊A08藏在十二时辰里的养生智慧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