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3:文化
从学生到老师
75岁徐光亮:钢笔描绘美好生活

  “徐老师,您给我点评一下这幅画吧。”“梅花鹿的斑点不要画成方形。”在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的钢笔画课堂上,一群学生正围着75岁的钢笔画老师徐光亮,热切地询问着自己的画作问题。自2012年起在老年大学任教,徐光亮已在老年教育的道路上耕耘了12载,学生群体也从最初的老年学员扩展到了年轻学员。“能够在教学中与学生们共同成长,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徐光亮感慨道。

  退休学起钢笔画

  从学生“画”成老师

  “我从年轻时就对钢笔画情有独钟,2004年退休后,我开始正式学习钢笔画,2012年被青岛市老年大学聘为钢笔画教师。”徐光亮向记者介绍道。钢笔画虽看似简单,却能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将大千世界描绘得栩栩如生。钢笔的笔尖虽为硬质金属,但既能刻画出坚硬的岩石和钢铁,也能将缥缈的云彩和潺潺的流水描绘得形象逼真。

  徐光亮的钢笔画作品以写实、精细、传神著称。他强调,写实并非简单的照片复制,照片复制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破坏画面的美感。美术作品需要有所取舍,融入自己的思想认知和审美认知。“因此,我将写实定义为:真实加理想。”徐光亮解释道。

  自编教材教老人

  “鼓励教学法”显成效

  专业院校的教材往往过于深奥或繁琐,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深知初学者需求的徐光亮,决定自己编制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生动又美观,便于学习和掌握。

  在徐光亮的课堂上,他还采用了“鼓励教学法”。“对于有些同学画得不够认真的作品,我会课后单独与他们交谈,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既照顾到了学员的自尊心,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真听取我的指导意见,保持学习积极性,效果非常好。”徐光亮说。

  “抱着对钢笔画的热爱和激情,我想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徐光亮不变的初心。据统计,在这12年间,他已经教授了三百多名学生,其中多人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征展中荣获优异成绩。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有2名优秀学生已经像他一样站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钢笔画老师,将钢笔画艺术传授给更多人。记者 崔佳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乐龄快报
   第A03版:文化
   第A04版:健康周刊
   第A06版:文史
   第A08版:说法
《江城子·立冬》
朱丽华:山东琴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75岁徐光亮:钢笔描绘美好生活
崂山古刹铁瓦殿寻踪
老年生活报文化A0375岁徐光亮:钢笔描绘美好生活 2024-11-18 2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