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军火输入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军队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军事顾问团则给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造提供许多帮助。而中国则向德国输送了大量农业及矿产原料。然而如此“亲密”的中德两国,在二战来临时却分道扬镳,最后走向了敌对的两个阵营。
蒋介石力推与德国合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此前,蒋介石在密谋反苏反共时,就委托曾留学德国的朱家骅(时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物色适当的德国人选,以便日后与苏联决裂时让德国人取代苏联军事顾问。
1927年底,蒋介石与朱家骅物色到的德军退役上校鲍尔会面。鲍尔就中国的军队建设和经济复兴提出不少建议,得到蒋的赏识。
1928年,组织德国顾问团的计划开始实施。3月,南京政府派出以陈仪为首的代表团由鲍尔陪同赴德考察。这个代表团在德国进行了广泛的活动,并同克虏伯、西门子等大公司签订了包括军火在内的价值100万马克的意向性合作及贸易合同,这是南京政府第一次从德国订购大批军火。
当年11月,一个德国顾问团终于组成并启程赴华。随着德国顾问在华工作的展开南京国民政府从德国购买军火物资、引进军工设备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德国在中日之间“两头下注”
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国际社会对全面抗战的爆发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态度,最为尴尬的是夹在中日之间的德国。一方面,当时中德两国经贸合作轰轰烈烈,德国军事顾问正在马不停蹄地帮助中国训练国防军;另一方面,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政治上的联盟关系已奠定基础,德日外交往来亦热闹非凡。
就在日本全面侵华数月以前,德国与日本签订了一个“反共协定”。当时德国是指望日本能够在德国未来世界战略中助一臂之力,拖住苏联与美国。现在日本全面侵华与德国的希望南辕北辙,一旦日军陷入中国战场,日本也就失去了作为德国战略盟友的意义。另一方面,日本现在侵略的是一个正在供给德国战略资源的国家,中国若战败,不仅德国要失去在华经济利益,也将失去一个“反苏朋友”。因此德方在内心中对日本侵华很不满意,只不过为了“盟友”面子,只能宣称“中立”罢了,但暗中依然同情中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日本的实际援华措施。
日本政府对德国的这种态度很不满意,表明日方坚决反对德国介入中日冲突。在日本的压力下,德方暗中同情中国的立场正在悄然改变。
1937年10月间,随着德日关系之增进,日本政府向德方提出要求,要求德方立即停止支持中国,否则就以中止“德日反共协定”相威胁。希特勒在日本要挟之下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出面调停中日战争以解除德国之困境,如调停失败则改变方式公开支持日本。显然,德国人对日本的侵华野心及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意志犯了“估计不足”的错误。调停以失败告终。
中德友好关系终结
对于日本,希特勒认为是德国的政治与战略盟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对于中国,德方觉得最有价值者不过是农矿产原料,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两者相比,前者肯定是最主要的,而后者则是可放弃的。
随着德日关系的不断紧密,日本方面继续以各种手段向德方施加压力,逼德方撤退在华军事顾问与停供中国军火。希特勒决定满足日本的要求,用进一步损害中德关系的手段来讨好日本。
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军事同盟条约》正式签订:按照日本的意图,该条约声称:“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1941年7月1日,德国承认汪伪傀儡政权,翌日国民政府于重庆发表中德断交宣言。中德保持了十余年的友好关系正式终结,两国从此走向了二战中敌对的两个阵营。 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