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1:头版
“象牙塔”不能成为保健品“大卖场”

  提起兜售保健品,您想到的是什么方式?是免费送礼锁定人群还是“专家讲座”诱惑上钩,抑或是打“亲情牌”,随着越来越多的保健品骗局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擦亮了眼睛。然而,卖方的花招也在不断升级。最近,一种以“办老年大学”为幌子兜售保健品的套路盛行,让许多老年人防不胜防。与传统的兜售保健品手段相比,这种“新方式”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任谁也很难想到,老年人学习的“象牙塔”会成为保健品的“大卖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老年教育资源相对较少,部分老年人“入学无门”。一些保健品商家便抓住空子,以公益为名办起了“老年大学”,并出资聘请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为其站台,以增加权威性。其目的是“跑马圈地”,以小利为诱饵,把老年人发展成“用户”。待这个“老年大学”平台形成一定粘性后,便开始兜售保健品。至于这些保健品是否合格,对老年人是否真正“保健”,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首先是办学资质问题。近年来,为了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不足,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办学。如《“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但创办老年大学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的审批,取得办学资质才能招生。其间,必须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以确保其质量。保健品企业非法办学,其动机就容易惹人非议,如果出现兜售甚至骗售保健品的行为,不但伤害了老年人,更是危害了整个老年教育行业。

  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在8月17日举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7月份至2023年6月份,全国检察机关聚焦专项活动划定的重点食药领域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万件。其中,保健品违法添加和虚假宣传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保健品生产经营者虚假宣传保健品具有治疗功能,甚至违法添加明令禁止添加的成分,以欺诈销售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日益频繁的保健食品欺诈问题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监管部门要加大惩治力度,对主观恶性大、公益损害后果严重的违法主体,依法提出惩罚性赔偿诉求,提高违法成本。

  再次,家庭和社会层面,也应该多出一份力。很多案例显示,那些热衷于买保健品的老年人往往都缺少子女、亲人的保护。如果子女在精神上多一些关照,让老人有信任的交流对象,很多诈骗悲剧就不会发生。很多“健康讲座”类的诈骗活动堂而皇之地在商场、小区举办,现在更出现了以办学为名进行保健品销售的套路。如果能多一些社会阻力,也许诈骗就不会如此猖獗。

  最重要的是,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注意防范保健品各种销售花招,守紧自己的钱袋子。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到正规医院咨询,按照医生的建议吃药及服用膳食营养品。除此以外,无论是“老年大学”推荐,还是其他渠道,任何让我们掏钱买保健品的行为,都可以不予理会。

  以办“老年大学”为名兜售保健品,是全社会不能容忍的。为了给您的健康“掌眼”,本报“曝光台”栏目将聚焦这类行为,并向广大读者朋友征集线索。如果您遇到以办学讲课的名义兜售保健品,或者其他保健品骗局,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32)66610000提供线索,本报记者将深入调查,对其予以坚决曝光。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时事坊
   第A03版:家风
   第A04版:健康周刊
   第A08版:广告
“象牙塔”不能成为保健品“大卖场”
镜头告诉我们,爱就在身边
老年生活报头版A01“象牙塔”不能成为保健品“大卖场” 2023-09-15 2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