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玉,山东青岛人,1955年3月出生,1973年12月入伍,1974年10月入党,大校军衔,原潜艇某基地副司令。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我刚入伍不久,就在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上服役,能在这条艇上当兵我感觉很荣幸。”回忆刚入伍的时光,薛法玉露出笑意。从班长到航海长,从副艇长到艇长,在这支核潜艇部队,他一待就是近40年。这期间,他执行了包括远航太平洋战备巡逻、海军组织的大型封岛演习,首次核潜艇深潜试验等多次重大任务,见证了新中国核潜艇力量的发展和壮大。近四十年的光荣岁月,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也让浓浓的军旅情在他的家庭传承。
“核潜艇老兵”回忆往事
“只要有需要,就排除万难”,这是薛法玉军旅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对待工作的原则。刚上核潜艇时,由于艇上空间狭窄资源有限,如何克服生活方面的困难,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五六级的风浪一晃,人就想吐,艇上人多,最多的时候近两百人,空气不是很好,就更加难受;艇上最好的床铺也像老式火车的硬卧,而且还是三个人两张床,官兵的生活用水必须严格控制,基本上艇员洗漱就是一茶缸水,节约出来的水要以防潜艇机械设备的不时之需。条件艰苦,装备复杂,对人的素质要求特别高,作风必须过硬。”回想起这些生活工作方面的困难,薛法玉却很平静。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以检验在极限情况下核潜艇结构和通海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内的许多核潜艇研究人员和军队官兵参与了这次史无前例的任务,时任核潜艇副艇长的薛法玉也在其中。
“核潜艇试验过程中,当潜到水下200多米的时候,艇内开着的房门关不上,关着的房门打不开,潜艇升降装置的固定支架被压弯,潜艇外部发出‘咔咔’的巨大声响,而当潜艇上浮时,又眼看着钢铁做的支架被一点点拉直。”对于那次深潜经历,他印象深刻。在极具危险性和挑战性的任务面前,没有人退缩。“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保证执行任务时的绝对专注”,这是薛法玉的选择,也是其坚韧信念的写照。
近40年军旅生活中的坚守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担任艇长的过程中,薛法玉遇上过大大小小的紧急事件,也成功组织解决了许多突发状况。在一次执行远航任务中,潜艇的高压气瓶管路突然爆炸,发出的巨响让人心惊,溢出的高压气进入潜艇的主水柜并迫使水柜中的水排出,潜艇产生纵倾,严重影响了潜艇的正常运行。
30分钟,这是薛法玉带领艇上官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时间,成功应对紧急情况的背后是他作为艇长的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正确指挥,以及艇上官兵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对业务的熟练掌握。在水下100多米排除险情后,继续圆满完成远航战备任务,这些突发事件也让薛法玉深知潜艇保养的重要性。近40年间,薛法玉把潜艇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按照他的话说:“养护得越好就越有战斗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必须接受困难并尽一切可能克服困难,这样的信念早已深入他的思想,塑造出一个坚毅的军人形象。
“小家”传承“军旅情”
作为潜艇部队的战士,特殊的工作性质让薛法玉深知“忠孝不能两全”。“潜艇部队不同于其他部队,官兵是24小时在线,执行任务一个人都不能少,不能回家。”几十年中,薛法玉参与了核潜艇的建造、下水、试验、训练巡逻,工作的责任让他牺牲了在家庭的时间。孩子上学、老人生病他都没办法顾及。每次出海训练水下执行任务,艇上人员对于外界的信息基本是无从知晓。一次任务结束,潜艇停靠码头以后,薛法玉才从机关人员的口中得知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悲伤、遗憾、歉疚,作为儿女,在至亲之人离世面前,这些情绪很容易将人吞没,可作为军人,他必须克制,因为他的肩上背负着艇上更多人的安全,他说:“就算我提前知道我的父亲病危,我也必须继续我的任务而不是去见他最后一面,这就是我的责任。”
虽然因为肩上的责任,薛法玉无法顾及他的“小家”,但浓厚的“军旅情”在他的家中传承了下来。薛法玉的岳父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二级战斗英雄。儿子和儿媳是“战友”,就读于海军工程大学,儿子薛鹏在硕士毕业后进入北部战区某部担任少校工程师,儿媳秦楠博士毕业后在海军潜艇学院担任某系中校讲师。谈及儿子儿媳,薛法玉的脸上难掩自豪。
用爱心照亮后来者
薛法玉十分关心新时代的大学生。20世纪90年代末,薛法玉所在的潜艇基地在贵州遵义捐款建了一所海军希望小学,鼓励团职以上干部资助学校学生,薛法玉与一名三年级的小女孩建立了联系。“原本只要求资助到小学毕业,但我不放心。”就这样,薛法玉的资助一直持续了十五年,甚至在那名学生大学毕业后,薛法玉还专程到她所在的县城,关心她的工作情况。当问到选择持续资助的原因时,他说:“我觉得她作为大学生,对国家的贡献,对周围人的影响,比在农村当一个放羊娃强多了。”15年来,虽然因为工作原因,薛法玉与小女孩不常见面,但从不迟到的善意照亮了女孩的人生路,也在她的心中播下火种。
作为一名有坚定信念的军人,薛法玉用自己的精神影响着自己的家人,同时他也希望红色精神能够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薪火相传。岁月不减当年勇,余热生辉映晚霞,薛法玉用40多年的军旅生活诠释了奉献与担当,军魂永存,余热闪耀,照亮后来者之路。
通讯员 潘紫乔 何佳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