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月28日讯 1月27日,早报新闻人物——揣着46把居民家钥匙、守护社区16年的青岛“辖区管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收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晚等着你”邀请函,邀请马怀龙到北京,现场观看央视龙年春晚。
日前被授予“青岛楷模”称号
去年12月,青岛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授予马怀龙同志“青岛楷模”称号的决定》。今年1月9日,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一级高级警长马怀龙等20名民警榜上有名。
马怀龙转业16年来,始终坚守基层工作一线,总结提炼出“老马调解工作法”,先后为社区群众做好事4850余件,帮扶困难家庭32户,救助危难群众50多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始终保持零投诉。46家被他长期照顾的孤残家庭,放心地把自家钥匙交给他保管。辖区群众亲切称他是“孤寡老人的好儿子”“孤儿的好爸爸”“困难家庭的好帮手”“社区居民的知心人”,马怀龙腰间常“挂”着46把特殊的钥匙,每一把都是一份承诺。
2022年,他牵头组建“马怀龙金盾志愿服务队”,吸纳360余名队员,共同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医疗救护、心理疏导等服务。马怀龙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获评齐鲁最美警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青岛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青岛市“十佳金牌调解人”、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马怀龙全心全意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模范实践者,他生动书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担当和庄严承诺。
要先安顿好帮扶家庭
“收到邀请那一刻是非常激动的,这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广大基层民警辛苦工作的认可。”马怀龙说,往年的除夕夜,他总是陪着辖区的老人一起过,今年他收到春晚观众席邀请后,自己是换了一种方式与辖区群众守岁。“我终于可以看一场完整的春晚了,也是替很多人来看这场春晚。”马怀龙激动地说。
当然,辖区居民依然是马怀龙心中最牵挂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把身上的一些钥匙临时分出去了,让派出所同事、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队帮忙照顾辖区孤残家庭的老人,“只有把他们安顿好了,让他们在过年时有着落,我才能安心去春晚现场。”马怀龙说。
/ 新闻回放 /
46把钥匙连着群众的心
2022年7月25日,青岛早报曾以《他是45位孤寡老人的“儿子”》为题,报道了“马怀龙从警14年为社区居民做好事4840余件”的事迹。2023年1月9日,青岛早报以《“父子”情深,携手管好社区“闲事”》为题,刊发了马怀龙与辅警“徒弟”的报道;7月18日,青岛早报以《46把钥匙牵出一串警民故事》为题,报道了马怀龙获评“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背后的故事;10月25日、10月26日青岛早报记者连续两天跟访马怀龙,推出《“片警”老马上了央视》《老马的一天》全媒体报道;12月8日,马怀龙荣获“青岛楷模”,青岛早报以九连版对马怀龙事迹进行了重磅报道。如今,马怀龙已经成为青岛早报读者耳熟能详的新闻人物了。
马怀龙就是众多居民们最信赖的人、最可靠的依托。这不仅仅来源于那身庄严的警服,更是他多年来给予居民们的真心付出和温暖守护,让居民们对他从信任逐渐升级为依靠,“依靠”其实也正是群众对马怀龙的最高礼赞。得知86岁的辖区居民武大娘孤身一人生活,因为摔伤几乎瘫痪在床,马怀龙便主动长期帮扶她。陪着武大娘聊天、送生活用品,成了马怀龙的日常。每次马怀龙离开时,武大娘总是艰难地挪动脚步,执意将他送到门口。辖区居民傅大姐的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马怀龙隔三岔五就上门看望,陪她拉拉家常,消失了多年的笑容再次回到了傅大姐脸上。“怀龙啊,活着的时候一切靠你,等我走了,一切也都托付给你了。”说完,傅大姐把家里的钥匙交到了马怀龙手上。
每逢佳节倍思亲,马怀龙清楚,老人们都盼着过节能有人陪在身边,因为开门的那一刻,孤独走了,幸福来了。从警16年,从腊月二十五到大年初六,辖区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吃上马怀龙现包、现煮的水饺。马怀龙95岁的老母亲十分理解儿子的工作,“光来照顾我,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怎么办?俺家还有好几个儿女。”母亲对马怀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穿上警服,就要当个好警察,你不用担心我。”
从“军旅沙场”转到“公安战场”,对于出生于沂蒙革命老区的马怀龙来说,为民服务、勇挑重担是根植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是融入血液的使命担当。马怀龙非常清楚应该为老百姓做什么,而且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通讯员 扈晓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