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4:今日看点
~~~岛城观鸟爱好者拍下它的身影 继续演绎温馨浪漫的鸥城之恋
如约而至 银鸥AF53连续11年来青
岛城观鸟爱好者拍下它的身影 继续演绎温馨浪漫的鸥城之恋
徐克阳乘船出海观鸟。
银鸥AF53再度来青。 徐克阳 摄
中华凤头燕鸥。 张磊 摄
正在捕食的中华秋沙鸭。 任全 摄
1月28日,鸟友们在极地海洋公园附近海边礁石区观鸟。 管帅 摄
扫码观看 银鸥AF53来青

  “它回来了!我拍到它了!”1月27日下午,从大公岛调查野生鸟类返回途中,青岛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和鸟友们经过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外侧岩石滩时有了重大收获:在上千只海鸥中,他的镜头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银鸥AF53回来了!

  观鸟篇

  “伟大纪录”

  银鸥AF53串联起三个国家

  这已经是银鸥AF53连续第11个年头出现在青岛。在青岛,每年都会有超过10万只海鸥过冬,银鸥AF53因为戴有翼标而极具辨识度,从2014年开始第一次发现它的身影,青岛的鸟友们就将它当作重要的观察对象并进行研究。

  徐克阳告诉记者,他是通过邮件联系上了银鸥AF53的环志者——德国的鸟类研究员安德烈亚斯·布赫海姆,了解了银鸥AF53的“身世”。它出生于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2008年环志,环志时,它的年龄已经超过4岁。

  环志,是科研人员对鸟类寿命、生活习性、迁徙动态及规律等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德国、俄罗斯、中国,银鸥AF53用它的飞行轨迹串联起了三个国家。安德烈亚斯·布赫海姆曾在邮件里告诉中国的同行,“这是个伟大的纪录。”

  2014年,一位姓郑的观鸟爱好者在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外的岩石滩上拍到了银鸥AF53。此后,它除了2017年4月份被拍到,其他年份都是在1月份露面。10余年来,观鸟爱好者们都已形成一种默契,每到1月份,就会前去蹲守,等待“老朋友”露面。谁拍到了,都会在微信群里喊一声“它回来了”。

  “老友”归来

  “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随着青岛早报连续多年的报道,众多市民也了解到了银鸥AF53的故事。“今年来了没有?”不少人关心着这位“老朋友”。虽然没有专业的拍摄设备,但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外的海边,每到1月份,就有市民加入“蹲守”队伍。

  在1月27日拍到银鸥AF53之前,徐克阳就和众多鸟友轮番蹲守。银鸥AF53迟迟不来还引起了大家的担心,因为按照海鸥的寿命计算,20岁的海鸥已经算是“高龄”了,相当于人类80岁左右。

  贝加尔湖到青岛的直线距离有2000多公里,年轻的海鸥身强力壮,大概率能够飞越这段距离平安抵达,而对年老的海鸥来说,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前段时间,徐克阳还就“银鸥AF53为什么还不现身”给出了三种分析,一种是已经到来,但是没有拍到;第二种是已经到来,但在附近遇到更有吸引力的栖息地;第三种则是大家都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就是它不会再来了……

  “这次看到它,心里非常激动,我们都不希望的事情终于没有发生,它还是那么优雅。”徐克阳告诉记者,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份牵挂没有被辜负。

  意外之喜

  “老地方”来了“新朋友”

  徐克阳在“老地方拍到老朋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岛城观鸟界,众多鸟友来到青岛极地海洋公园海边岩石滩附近,想一睹银鸥AF53的风采,欣赏它矫健又优雅的身影。

  “我今天早早就去了,但是很遗憾,没有拍到银鸥AF53。”1月28日下午,岛城资深观鸟人张磊告诉记者,听说老朋友银鸥AF53来了,大家都很激动,虽然没有拍到,但相信接下来的日子肯定少不了“见面”。

  虽然没有拍到银鸥AF53,但张磊拍到了一只韩国鸟类研究人员环志的黑尾鸥。这只黑尾鸥的编号为X326,背上还有卫星定位跟踪器。

  “鸟类研究一直很受重视,通过研究它们的迁徙行为,可以了解诸多自然界的规律,为保护珍稀濒危鸟种、保护农林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航空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张磊说。

  人鸥同乐

  成为岛城一道独特风景

  每到冬季,对于大多数的北方城市来说都是一个旅游的淡季,但是在海滨城市青岛却有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万千海鸥翱翔在岛城的海岸线上,引来无数市民喂食观景,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海鸥越来越多,吸引的游客和市民也越来越多。大家在栈桥赏鸥,拍摄海鸥,与海鸥嬉戏,尽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1月20日,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开幕,“人鸥同乐”的和谐画面展示出青岛热情、开放、包容、温暖、美好的城市形象。海鸥文化节上,除了各种文娱、科普活动,还推出了一款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藏品。海鸥文化节启幕当天,以银鸥AF53为原型打造的NFT作品同步上线,并采用公益发行方式,限量发行2024件。“这个数字藏品其实是以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为主题做的,推出一个以银鸥AF53为原型的数字藏品徽章,用户可以去青碳行APP参与活动,然后领取我们的数字藏品。”活动合作方青碳行运营经理苗全全介绍,同时结合青岛市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工作,他们针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编号,像6号、66号、166号等号码,会对应发出相应的数字人民币奖励。

  青岛主要观鸥点

  栈桥

  每年1月份左右此处栖息的鸥类可超过1万只。在这里越冬的鸥类以红嘴鸥、西伯利亚银鸥、黑尾鸥为主。同时栈桥也是青岛市首笔棕头鸥的记录点。

  五四广场

  每年1月份鸥类数量最多,但少于栈桥,鸥的种类与栈桥相似。

  极地海洋公园

  是青岛市内大型鸥类(西伯利亚银鸥、小黑背鸥、黑尾鸥)最主要的观测点,同时也是青岛市最主要的灰背鸥观测点。

  渔船码头

  南姜码头、沙子口码头、港东码头。

  湿地河口

  胶州湾湿地的各个河口也聚集着大量的鸥类,鸥类较多的河口有李村河入海口、墨水河白沙河交汇入海口、大沽河入海口、洋河入海口等。

  爱鸟篇

  出场人物 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

  在青岛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鸟种

  “银鸥AF53可以说是我们青岛人长年坚持爱鸟护鸟的‘形象代言人’之一。”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介绍,这些年来,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青岛有越来越多的新鸟种被发现,像中华凤头燕鸥、中国秋沙鸭等稀罕鸟种。但是作为“老朋友”——银鸥AF53更具有连贯性,它每年如约而至,是对这座城市的人们给予鸟类善意的真诚回应。

  青岛市观鸟协会成立于2016年12月,自成立之日起,协会就将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协会长期推广市民赏鸟活动并与政府相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开展各种鸟类生态保护推广工作,建立青岛地区野鸟基本资料库,编制相关调查报告。

  青岛的观鸟人人数众多,包含各个年龄段,小的十多岁,大的六七十岁;有大学教授,也有蓝领工人……大家走到一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欣赏千姿百态的鸟类,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不认识种类,看到的就是一只海鸥飞过,听到的就是一声鸟叫,无法领略观鸟的真正魅力。”去年1月,参加观鸟活动的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小洛告诉记者,每次参加活动都能和鸟友们交流,既增长了知识,还增添了观鸟的乐趣。

  青岛早报记者曾经多次跟随观鸟协会会员外出观鸟。炎热的夏天,他们会在烈日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湿透,皮肤被晒得黝黑,只为数清一种鸟儿的准确数量;冬季,海岛上寒风阵阵,为了安装红外相机,他们会攀上陡峭的岩壁,小心翼翼地寻找鸟儿的巢穴。春夏秋冬,他们的足迹遍及青岛。胶州湾畔、莱西湖边、崂山深处、大泽山顶——他们追随着鸟儿的翅膀,远远地观察着它们的行踪。

  出场人物 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

  “把观鸟当做一辈子的爱好”

  在岛城诸多观鸟志愿者中,徐克阳的“专业性”最被称道。很多大家拍到的“疑似”新鸟种,都会找他来“确定”,而每一次他都会给出专业的答案。徐克阳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他为什么会成为鸟类专家?徐克阳告诉记者,2011年国庆节假期,他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专门的鸟类摄影网站,立马就被吸引住了。“没想到国内有这么多漂亮的鸟儿,从此就走上了观鸟这条‘不归路’。”

  同样是看鸟,这里面都有哪些“门道”?徐克阳告诉记者,春秋看迁徙,夏季看繁殖,冬季看过冬。徐克阳说,以前他养过小鱼、小虾,绝大多数都以死亡告终。“那时候就挺难过,后来发现观鸟就好很多,可以亲近自然,何乐而不为呢?”徐克阳说,观鸟是他做过最为投入的事情,“最初几年我对鸟类识别的兴趣远大于外出观鸟。提高鸟类识别能力的方法就是多看多问多想。我几乎把网上能找到的关于鸟类识别的中文资料都看遍了,还看英文的论坛和论文。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是,国外很多知名的鸟类专家经常出现在鸟类识别论坛中帮大家解答问题,非常贴近普通‘观鸟人’,这让我收获非常大。”

  每次观鸟,徐克阳都抱着“只观赏,不打扰”的理念,远远地看着这些可爱的精灵们自由自在地觅食、嬉戏,“希望在观鸟上保持平常心,把观鸟当做一辈子的爱好。”

  【新闻延伸】

  青岛常见海鸥有哪些

  青岛的海鸥来自哪里?它们迁徙的时间和路线有什么规律?对此,徐克阳进行了解答。

  红嘴鸥是青岛最常见的鸥。当人们在谈论海鸥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在说红嘴鸥。它因嘴部是红色而得名,冬季胸腹部白色,肩膀是浅银灰色,腿红色,头部白色,眼上和眼后分别有一道黑色的斑纹,体长在35厘米至39厘米之间。每年的3月份,红嘴鸥成鸟逐渐换上夏羽,为即将到来的繁殖季做准备。同冬羽相比,红嘴鸥在夏羽时,整个头部会变成深褐色,这也就是它英文名字Black-headedGul的来源,意思是有着黑色头部的鸥。

  黑尾鸥顾名思义就是有着黑色尾巴的鸥。黑尾鸥是海洋性的鸥,不像其他的海鸥在内陆湖泊湿地的小岛上繁殖,黑尾鸥只在海岛上繁殖。

  灰背鸥因成鸟灰黑色的上体而得名,是一种大型的海鸥,体长在55-67厘米之间。灰背鸥主要繁殖在勘察加半岛到日本的北海道一带,因为地理上的阻挡,能进入我国东部沿海的个体比较少。青岛的灰背鸥也很罕见,但是每年都会很稳定地出现在市区沿海几个地点。

  西伯利亚银鸥是青岛数量最大、最常见的大型鸥类,海滨、河流、水库、湿地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越冬群体要到11月份才能零星出现,主要出现在栈桥、五四广场、极地海洋公园等附近的海上。银鸥的分类非常复杂,现阶段原蒙古银鸥和织女银鸥被合并为一种,统称为西伯利亚银鸥。大型鸥类的辨识非常复杂,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大多数时候,西伯利亚银鸥相对于同年龄段的其它银鸥在体色上要浅很多。

  【新闻链接】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

  这些年来,青岛市共记录到了426个鸟种,其中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最为珍稀。

  青岛是中华凤头燕鸥的历史繁殖地,1937年我国野生动物学家在青岛沿海进行标本采集,在现在位于西海岸新区境内的沐官岛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种群,并采集标本21只,中国科学院保存的4只中华凤头燕鸥标本中有两只来自沐官岛。

  2016年夏季在胶州湾第一次发现中华凤头燕鸥时,青岛市观鸟协会就与全球各繁殖地、保护区进行合作,对胶州湾的中华凤头燕鸥进行监测,并于2017年、2020年、2021年在胶州湾分别记录到带有马祖列岛繁殖地、浙江繁殖地、韩国繁殖地环志的中华凤头燕鸥。这些记录证明,全球所有繁殖地的中华凤头燕鸥完成繁殖后,都会在胶州湾聚集。

  青岛市是除了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之外最大的停歇地。据介绍,去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成立的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养护观测站,就是采用了中华凤头燕鸥的形象作为标识,并将它作为旗舰物种进行保护。

  中华秋沙鸭首度现身岛城

  今年1月3日,青岛市观鸟协会会员在崂山大河东一带拍摄时,发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这是2024年第一笔新鸟种记录。

  中华秋沙鸭繁殖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在俄罗斯东南部和朝鲜也有种群发现,大多数在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越冬,也有少部分在日本、韩国、缅甸和泰国越冬,零星个体越冬于俄罗斯东南部和朝鲜。中华秋沙鸭越冬时喜欢栖息于山间河流、水库湖泊中,它的飞行和游泳能力都很强,能够长途飞行数千公里,从东北飞到江南越冬。

  资料显示,中华秋沙鸭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1000多万年。中华秋沙鸭雄性体重1025—1170克,雌性体重800—1000克。中华秋沙鸭在中国能够确认的繁殖地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吉林的长白山,另一处是小兴安岭林区。中华秋沙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3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4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5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6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7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8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09版:聚焦2024青岛两会
   第A10版:走在前开新局 打头阵当先锋
   第A12版:走在前开新局 打头阵当先锋
   第A13版:发布
   第A14版:今日看点
   第A16版:身边事
   第A17版:文体
   第A18版:瞰青岛周刊
   第A19版:新气象
如约而至 银鸥AF53连续11年来青
青岛早报今日看点A14如约而至 银鸥AF53连续11年来青 2024-01-29 2 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