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11:人文青岛
爱青岛当知“胶澳”

  青岛又称胶澳,胶澳作为行政性地名,早于青岛。胶澳之称乃以列强入侵、海防告急为源起。青岛建置前不久,此地即称胶澳。德国与清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胶澳成为法定地名。在一段很长时期里,青岛与胶澳两个名称常常混用,直到1929年青岛特别市成立后,胶澳之名才逐渐淡出,直至后人只知青岛、不言胶澳。究其源流,青岛与胶澳各有渊源,异同之间,显示出青岛形成过程的复杂性。

  胶澳源出胶州湾。1886年,旅顺港道台刘含芳奉李鸿章之命实地勘测胶州湾后,条陈认为胶州湾地理位置及四周山水形势不利设防。条陈称:“胶州澳居山东之南海,自登州府文登县之威海卫开轮,由西向东六十里至成山……”自此,“胶澳”之称浮出水面。

  “澳”字多用于南方地名,北方较为少见。刘含芳是安徽人,通洋务,称“胶澳”或为其语言习惯。清末,在有关今青岛的各种奏折、说帖、文献中,无论“胶州澳”“胶澳”,还是“胶州”“胶州湾”“胶州海口”等称,名虽各异,但所指皆为胶州湾及其周边的海陆区域。琅威理的《海防图》正是环胶州湾布置,不仅包括胶州湾南岸的青岛、团岛,也包括北岸的薛家岛、黄岛,还包括湾底的阴岛(今红岛)。

  胶澳设防提上日程后因财力不足遭搁置。1891年6月,李鸿章偕山东巡抚张曜抵胶州湾察勘形势,认为该地环山蔽海,实为一大要隘,联袂奏请胶澳设防。是年6月14日,清廷内阁明发上谕,“奏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等语,著照所请”,议决在胶澳设防。胶澳作为胶州湾军事防区的概念,已是朝野共识。

  1892年秋,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调率4营2000余官兵正式驻防胶澳。章高元驻防后,在青岛口构筑总兵衙门,修通由青岛口通往胶州县城的大路,建造广武前营、广武中营、嵩武中营等兵营以及军火库、电报房,又以旅顺船坞工程剩余钢材在前海建造铁质栈桥,在青岛口、团岛、西岭择定3座炮台基址并动工修建。此后,以青岛口为中心的胶澳防区日渐繁盛。

  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后推行世界政策,尤其欲在远东谋取桥头堡。德国海军部顾问、筑港工程师弗朗裘斯奉威廉二世密命抵达胶州湾调查。弗朗裘斯认为,位于山东半岛终点的胶州湾毫无疑问将成为全面繁荣的港口,遂向威廉二世建议,德国应以胶州湾为桥头堡,作为德国军港和商港;以山东省为势力范围,推销德国商品,取得矿山开采权。德国强占胶州湾之心,已经十分明显。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派远东舰队占领胶州湾,史称“胶州湾事件”。1898年3月6日,清廷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李鸿章、军机大臣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其第一端为《胶澳租界》,内称:“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德国于所租之地应盖炮台等事,以保地栈各项、护卫澳口。”此为“胶澳”之名首次正式出现在中外政府间的条约中。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胶澳主权后,继续使用“胶澳”之名,设立胶澳商埠。《胶澳商埠暂行章程》作为商埠管理的基本法规正式实施。《章程》规定:“胶澳商埠为中华民国政府自辟之商埠。”辖域与德国旧租借地一致。1929年4月15日,青岛接收专员公署成立后,随即发布命令:“青岛接收伊始,所有胶澳商埠旧有名称,一律改为青岛特别市。”同年4月20日,正式确定青岛为特别市。“胶澳”作为行政区划地名,终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1930年9月,“青岛特别市”改称“青岛市”。此后,原“接收胶澳纪念”一律改称“接收青岛纪念”,除胶澳电气公司、私立胶澳中学、胶澳盐场、胶澳咖啡等少数机构外,“胶澳”之名很快销声匿迹,成为历史名词。

  节选自《青岛市地名志》

  青岛市民政局 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发布
   第A05版:深读
   第A06版:大爱青岛
   第A07版:身边事
   第A08版:青岛面孔
   第A09版:都市圈
   第A10版:周末嗨钓
   第A11版:人文青岛
   第A12版:文艺评论
大鲍岛历史溯源及范围
爱青岛当知“胶澳”
青岛早报人文青岛A11爱青岛当知“胶澳” 2023-09-02 2 2023年09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