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十七中学 刘华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对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作出的高度概括,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答好教育根本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理应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之义。
1999年,我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进入青岛十七中工作,回顾23年从教生涯,感受最深的还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之变,见证着不同时期不同的师生关系,体现着新时代师生关系发展的新境界。
或许有人会说,学生的称呼对于教师而言只是一种符号而已。但我要说,学生对教师称呼的变化往往折射出师生关系的变化,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地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程度。师生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境界——
第一重境界:师者,师也;生者,生也。在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天职;学生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己任。此时“老师”这个称呼虽能带来一定的荣誉感,但也带给学生很强的敬畏感,师生关系归属分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师生变成了亦师亦友亦兄长的民主型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而且会利用好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阅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此时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学生愿与老师聊天,甚至背后能结合老师的外形特征、所教科目乃至特长取外号。我们学校杜宁老师长得很帅,被学生称为“男神一号”;吴明海老师讲课幽默,“最萌老吴”非他莫属;李会民老师唱歌好,一首《小白杨》驰骋学校好多年,“小白杨”便成为他的代名词……这些“美誉”老师们乐得“笑纳”,他们的故事也在学生中流传着。
不久前播出的“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大考》广受好评。以史爱华和王本中两位校长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尊重理解、关爱呵护每一名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剧中展现出的时代教育教师群像、新时代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观众刻骨铭心。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的新变化,他们有活力、有思想、敢质疑、善追问,师生进入师亦生、生亦师的境界。教师让学生成为成长的主人,学生产生了强大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会去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而学生的专长也值得教师学习借鉴。“涛哥”“琴姐”“增增”等对教师的称呼毫无边界感,浓浓的师生情扑面而来;“红楼哥”“西游通”“三国专”等对学生的称呼毫无生疏感,包含着教师满满的敬佩。
基于此,师生关系的发展进入到最高境界——相互欣赏。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双方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回想我的从教故事,也是“插曲”不断。每次带高一新生时,1.88米的高大身材总会把全班学生唬住,尤其是调皮捣蛋的男孩绝对不敢造次。而实际上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三天,因为学生们发现,在上课或管理班级时,我从不厉声厉色,总是循循善诱,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有什么心事、难事时,纷纷来找我。“增哥总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帮忙分析问题。”有学生一语道破“玄机”。而我知道,其实以柔克刚远胜于粗暴训斥,严格意义上这不叫“管”,而是“收心”。我很感动于学生对我的信任,也乐于用柔情去感化他们。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同学们”“某某同学”逐渐被“孩子们”取代。对个别同学的称呼,还有微妙变化,比如有学生调皮时,教师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一句“鹏哥,你真行”便会让学生服服帖帖,尽显称呼之妙。
师生称呼的变化反映了师生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诠释了教师和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学生和老师的相互尊重,这是一种教育的进步,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大考》剧中校长、教师对学生的全心付出,对教育理念的执着坚守,对担当培育时代新人重任的价值追求为作品增添了厚重感,也弘扬了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漫漫教育路上,我也将继续讲好师生故事、教育故事,将师生共同成长作为不变的追求,以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最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