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6日讯 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品质,围绕打造“全省最洁净城区”为目标,莱西市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以“绣花”功夫持续优化城市环卫精细化管理模式,保障城市街道干净整洁。
莱西市调度环卫公司加大设备投入,新增机械化保洁车10台、压缩车2台、小型电动机扫车2台、快速保洁车4台;每天对城区道路开展深度保洁联合作业,路见本色;建立“快速保洁队伍”,应对中午、晚上空当道路卫生问题,在长岛路等繁华路段增加保洁力量56人,实现18小时全时段无空隙保洁。开展垃圾桶点专项整治行动,更新维护垃圾容器2800余个,每天擦洗保持洁净。
开展“卫生死角清零”行动,排查整治卫生死角179处,采取增配保洁人员、增设垃圾容器等措施纳入常态化管理,减少管理盲区,提升环境品质。加强公厕精细化服务,新建公厕10座、改建老旧公厕5座、增加社会单位开放公厕20个,新增24小时开放公厕11座,为市民大开方便之门,并围绕“清香味、文化味、人性味”加强厕内精细化管理,并全部配套无障碍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温馨的如厕环境。
延伸统管范围,实施一体化保洁。曾经,道路两侧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卫生是莱西市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短板,保洁标准低,垃圾乱丢乱放问题突出;城区及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部分区域未纳入统一管理,存在管理盲区。经莱西市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道路两侧门店前及无人管区域、外围道路等环境卫生纳入统一管理。
自今年以来,莱西市进一步拓展保洁范围,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退让红线区域除按《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要求由责任单位负责保洁的区域外,其它均纳入环卫保洁范围。
纵向抓管理,横向抓协调。住建局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市级环境卫生监管部门的职能,围绕创城标准,切实加强了城区环境卫生作业监管,建立专门的卫生督查队伍,将城区分区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调度整改形成闭环;严抓市场化公司环境卫生作业考核,日常督查与片区管理、专项管理结合,严管重罚,切实提升管理效果。同时,以今年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积极尝试行业部门联动机制,努力建立一套纵向顺畅快捷、横向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
对于创城工作中部分较为琐细的责任落实问题,涉及不同的分支部门,园林环卫服务中心牵头分别建立了“城区物业环境卫生协调群”“204与308国道城区段环境卫生协调群”“市政环卫工作协调群”“建筑服务与环卫工作协调群”等分支工作群,环卫、房产、交通、镇街等部门对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发送群中,及时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全力保障城区环境卫生。住建系统各部门也积极发挥联动作用,组织市政、园林、环卫等部门对工地污染、园林修剪垃圾、道路积水、市政设施等问题在群里互相沟通,减少了管理盲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程强 徐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