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一巷彰显文明尺度,一言一行蕴含城市形象。连日来,崂山区中韩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外提“形象”,内修“气质”,在市容秩序整治、绿色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多点发力,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共同以文明之行、兴文明之风、创文明之城。
近日,中韩街道持续推进老旧街区拆违治乱专项整治,不断推动小区“美颜、提质”。为加快推进进度,中韩街道成立拆违治乱工作专班,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走访、约谈,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同时通过发放并张贴《关于开展崂山区老旧街区拆违治乱专项整治的通告》、设置横幅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中韩街道已拆除世纪华庭小区、浮山后八小区、竹韵山色小区、远洋自然小区、崂山一职教职工宿舍等地违建57处,共计500余平方米。
近日,中韩街道许多居民新奇地发现,小区里多了智能垃圾箱房。在北村新苑小区,占地18平方米的智能垃圾箱房代替了传统垃圾箱,逐渐成为居民们的“新宠”。智能垃圾箱房共由两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以及一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6个窗口组成。箱房内设自动除臭系统和洗桶功能,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对站点清洁消毒。在垃圾即将装满时还会出现满桶提示,方便保洁人员及时换桶。
目前,中韩街道已在车宋安置区、青建橄榄城小区和春光山色社区等居民区建立了智能垃圾箱房。居民通过IC卡打卡或输入手机号就可以完成垃圾投放。“箱房配有自动称重和积分功能,居民正确投放后,系统将自动称重积分并累计到个人账户,居民可以在网上商城和线下积分兑换店消费。”据中韩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厢房还配有监控系统、语音播报、清洁洗手等便民措施,帮助居民更方便、卫生地规范源头分类行为。
今年,崂山区在20个小区设置了25处智能垃圾箱房,箱房外观设计融入小区环境。
城市治理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中韩街道温哥华社区的“暖蜂驿站”通过“硬环境”和“软服务”补给,让步履匆匆的外卖、快递“小哥”们在志愿服务的温暖关怀中提升归属感和获得感。
“我们在驿站设置‘微心愿箱’,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认领‘小哥’微心愿,‘小哥’认领群众微心愿,开展志愿服务。”据温哥华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社区鼓励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未成年人群体、新业态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党建引领 文明同行”新动力。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通讯员 崔增传 邢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