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2:要闻
~~~青岛已创建“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岛屿”等16类“无废细胞”876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6%以上
~~~10个优质项目共获市级财政补助3000万元
青岛市“筑梦”系列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启动~~~
青岛市第十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致敬“大爱英雄”~~~
2025年青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要点印发,“六大工程”发力就业创业、人才引进等——~~~
~~~青报(幕道)品牌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青岛临沂企业家恳谈交流会举办
~~~日韩航线计划日均运营量将达53个班次
“无废城市”:为绿色发展创造新空间
青岛已创建“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岛屿”等16类“无废细胞”876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6%以上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分布式光伏可大幅减少碳排放。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数”读青岛“无废城市”建设

  自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青岛为城市绿色发展创造新空间

  ●出台并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重点领域设立任务清单62项,目前已完成40项;推动完成各类固体废物工程项目38个,累计投资77.1亿元

  ●截至目前,已创建16类共计876个“无废细胞”,到今年年底将完成1000个,“无废”单元在岛城“遍地开花”,发挥着“细胞”的裂变聚合效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6%以上;全市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2.2万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长篇科幻小说《固体海洋》中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变异的细菌、横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怪物……这一切都源于遍布海洋的塑料垃圾。虽说这是小说中想象的情节,但如果人类继续放任垃圾无限制增长和随意丢弃,小说中的未来可能就会成为现实。

  而生产生活中看似无用的废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啤酒厂里的废酒糟做成高蛋白饲料,从废酵母中提取护肤品原料;田野里随处可见的小麦秆,成了大学路咖啡店的吸管。

  而这里面就深藏着青岛打造“无废城市”的生态“密码”。“无废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境界。

  3月30日是第三个“国际无废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在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了“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暨探索垃圾的“生命旅程”活动,让人们身临其境体会生活垃圾处置的全过程,激发践行“无废”理念的热情。

  自2022年青岛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这座城市就以“无废细胞”创建为切入口,在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的“四大体系”建设以及各类固体废物“N”方面统筹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目前,已创建16类共计876个“无废细胞”,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为城市绿色发展创造新空间。

  废弃物里可“淘金”

  每天上午,一辆满载着啤酒生产废液的罐车就会从青岛啤酒厂驶出,径直开到团岛污水处理厂,将废液卸到一个超大的容器里,作为优质碳源添加到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了啤酒废液的资源化利用,还大幅减少了啤酒生产企业的污泥产量。

  不仅如此,青岛啤酒厂还将生产过程中的废酒槽、麦糠和废酵母等副产品开发为饲料和食品酵母,通过余热回收、废旧包装回收、绿色减塑包装等诸多项目,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不仅废水废渣能“变废为宝”,装修垃圾里也能“淘金”。

  来到刚刚投用不久的即墨区固废资源化处置中心,只见占地5000平方米的厂区里机器轰鸣,“吃”进砖块、木材、混凝土块等装修垃圾,吐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建材,车间里每天“上演”着这样变废为宝的“魔术”。

  这里主要进行装修垃圾分拣和大件垃圾拆解处置,每天最多可处置200吨装修垃圾。而为了方便大件垃圾的收集,即墨区还在390余个城市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统一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

  在青岛,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废弃物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变废为宝”,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三年来,青岛出台并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重点领域设立任务清单62项,目前已完成40项;推动完成各类固体废物工程项目38个,累计投资77.1亿元。

  “无废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场绿色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在产业发展中,青岛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目前,已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5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和绿色工业园区1家。

  在资源利用方面,不断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大对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投入。开展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三年行动,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均超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在绿色建筑创建中,全市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设置大件及装修垃圾暂存点1922处,完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收运体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1%。

  青岛通过源头减量、中端控制、末端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有效推动了“无废城市”建设的步伐。在2023年度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情况评估中,青岛取得“好”等次。

  “无废细胞”遍地开花

  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

  盾构机产生出来的大量泥浆,工地上堆积的废旧钢筋头、基坑疏干井抽出来的井水、损坏之后的临时围挡……在青岛地铁9号线,建设者们尝试着把建筑垃圾管起来、用起来,通过创建“无废工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无废”理念为地铁建设注入全新动力。

  在城阳区城阳村社区,居民只要扫码投递,智能垃圾收集站能够自动识别纸张、玻璃、金属、有害垃圾等各类垃圾,将其引导至相应的分类区域。通过建设智能垃圾收集站、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引入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垃圾填埋和焚烧量减少了40%。“无废社区”建设,让小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无废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要提升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能力,它还关系着城市的发展方式与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其自身的逻辑。

  在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让“工厂”变身“花园”;在工厂,循环经济理念让生产产生的工业垃圾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社区,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在医院,医疗废物全过程处置实现信息化管理;在景区,市民游客垃圾分类、选择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成为常态……

  青岛以“无废细胞”建设为依托,出台创建标准和指南,以点带面,充分挖掘“细胞”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潜能等,让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理念落地生根。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工作合力。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进校园、社区、企业等系列宣传及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争当“无废城市”建设的推动者,并首次将“无废场景”融入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无废啤酒节”示范。

  截至目前,青岛“无废细胞”创建已涵盖“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岛屿”等16类,累计建设完成876个,到今年年底将完成1000个,“无废”单元在岛城“遍地开花”,发挥着“细胞”的裂变聚合效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6%以上;全市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2.2万处,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青岛大胆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径,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如,发挥家电制造强市的优势,推动莱西海绿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平台、回收网络和处置体系建设,打造家电拆解再循环示范样板;以汽车制造业为方向,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和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积极发挥供应链“链主”企业责任,引导上下游企业参与“无废工厂”建设,探索汽车制造领域“无废供应链”建设。

  “无废城市”,正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风向标。它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未来教育
   第08版:艺术青岛
“无废城市”:为绿色发展创造新空间
青岛市强村共富项目争先赛举行
政社企三方协同打造覆盖七大领域的儿童关爱体系
红十字生命奉献林新增231位捐献者
引进集聚首次来青就业青年人才15万人以上
以品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跨境游升温,青岛机场新航季加密国际航线
青岛日报要闻02“无废城市”:为绿色发展创造新空间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