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不断完善工伤保险民生保障体系更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涵盖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其中工伤预防是先手棋,而伤养康复更是直接关系到工伤职工的切身利益。
40年前,史建国在进行车辆清洁工作时遇到火灾,为防止火势蔓延造成更严重后果,他毅然上前将燃烧的火盆移走,但这也让他自身受到严重烧伤。
伤后,史建国一直居家伤养,但随着年龄增长,常年在家独居的他愈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在下降,生活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障。“如果能住进专门的伤养服务机构,既能接受专业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还能有人陪我说说话,那该有多好。”史建国在心里嘀咕。
在青岛,与史建国拥有相同心愿的,不在少数。
据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1190余名工伤一至四级失能人员,其中600余人需长期住院治疗和持续康复治疗。但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再加上工伤职工游离于医保部门长期护理保险、民政部门残疾人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军退部门荣军康养服务等保障制度之外,也让他们住院难、住院贵成为普遍困难。
不过,这一难题正在发生改变。2023年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工伤一至四级人员伤养服务的通知》,在全国首创以政府行政引导、社会力量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工伤基金、商保公司、工伤职工与医保共同承担费用的“青岛特色”工伤一至四级人员伤养服务模式。
为了满足像史建国这样的工伤职工住院伤养需求,青岛优选青岛市圣林源老年医院、青岛新万增中医医院等3家社会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创新开展工伤医疗服务和养老照护服务相结合的新型伤养服务,解决工伤失能人员家庭无力照顾、伤养期间工伤失能人员治疗非工伤疾病等多重需求。
住院伤养之外,“青岛特色”工伤一至四级人员伤养服务模式还进一步优化了居家伤养服务。
一周2次、一次1.5小时,这是青岛新万增中医医院治疗师与吕旭铎之间的“约定”。
10年前,家住李沧区的吕旭铎因为工作期间的一场交通意外而成为工伤一级人员。随后的起居生活,在家伤养的他由年迈的父母照料。
因为受伤严重,吕旭铎一直需要通过胃管进食、尿管排尿,“胃管、尿管都得定期更换,可我们老两口真是干不了。”吕旭铎的母亲说起儿子的照护,眼眶泛红。“不过现在好了,有专门的医生护士上门来操作,真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吕旭铎母亲所说的“上门服务”,便是青岛新万增中医医院,为工伤失能人员提供的居家伤养服务。居家伤养服务除了有体检送药、擦浴、室内消毒等基础服务外,还会安排专业治疗康复师,上门为工伤失能人员提供推拿理疗、肢体综合训练等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为379名一至四级工伤重症人员开展伤养服务,帮助其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身尊严、树立生活信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缓解工伤失能人员住院难、生活质量低的难题外,“青岛特色”工伤一至四级人员伤养服务模式还聚焦减轻工伤失能人员的家庭负担,创新性引入商业保险公司,让工伤基金、个人、商业保险公司三方共担相关费用。
其中,治疗康复所发生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三个目录”和康复项目范围内的,由工伤基金据实限额支付。养老照护所发生的费用,根据工伤失能人员生活护理依赖等级由个人承担,按照指导价实行限额结算。“为了进一步减轻工伤失能人员的经济负担,个人承担的养老照护费用由补充工伤保险按居家伤养服务、住院伤养服务分别给予适当补贴。”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伤职工是需要重点关爱的弱势群体,能否得到有效康复照护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青岛入选第一批31个全国工伤康复重点联系城市,以此为契机,青岛将进一步发挥“青岛特色”工伤职工伤养服务新模式,推进补充工伤保险与基本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有机衔接,为工伤职工提供高质量康复照护,让劳动者“工而防伤、伤而尽保、保而早康”。(注:文中人物名字皆为化名) 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