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8:倾听与商量
~~~——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热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改革,加快教育优质资源倍增
——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热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嘉宾围绕“加快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协商。

  ■项 骏

  ■孙 睿

  ■高艳丽

  ■李晓萌

  ■潘晓莉

  ■李红梅

  ■姜 鹏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活动内容

  本版摄影 于 滈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鹿子金涛

  ●加快利用城市更新过程中释放的土地资源新建、改扩建学校。同时,借鉴外地城市经验,推动学校与周边社区设施共建共用,不仅能有效增加学校的教育空间,还能促进学校与社区之间紧密合作,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搭建更加立体的教师培训体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指导。教育部门可以推动各学校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亲身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加大力度统筹农村学校建设,鼓励各区市增加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改造的投入。同时,加强部门间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

  2022年,青岛发布“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加快构建资源优质、质量一流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9月13日上午,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12345·青诉即办、青岛日报社共同打造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34期协商活动举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协商,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

  本期协商活动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工作办公室承办。市政协副主席薄涛出席活动。

  强校提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是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项骏介绍,目前,青岛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51所,在校生207.43万人,教职工18.25万人。当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资源优质、质量一流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2年至2024年,青岛已在学生流入集中区域、城市更新重点片区等区域新建、改扩建学校225所,包括幼儿园101所、小学77所、初中18所、九年一贯制19所、高中10所,并通过实施新校高位发展行动,推动新建成启用学校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

  “最近几年,青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很大,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明显。但从全市范围来看,高标准学校分布还不够均衡。受空间制约,一些学校仍然缺乏足够的实验、就餐和运动场地,影响了学校发展。”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孙睿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快利用城市更新过程中释放的土地资源新建、改扩建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外地城市经验,推动学校与周边社区设施共建共用,不仅有效增加学校的教育空间,还能促进学校与社区间紧密合作,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除了社区资源,高校资源也应对中小学和社会开放。”市政协委员、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艳丽建议有关部门引导驻青高校和中小学结成对子,在大学课余时间将实验室等设施开放给中小学师生,既可以满足中小学的教学需要,又让中小学生提前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近年来,在青岛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低效片区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在调研中,政协委员们发现,部分新开发区域配套学校推进较慢,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高艳丽认为,有关部门应优化全市学校布局,尤其要加快新建区域已规划学校的落地步伐,争取与片区同步开发、同步交付。

  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也是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平度市南村中学曾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学校,但随着南村城镇规模扩大、人口增多,原有校园面积已不能适应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在协商活动现场,平度市南村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姜鹏介绍,2021年,平度市启动南村中学新建工程。经过近两年努力,新校于2022年正式启用。新校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35517平方米,建有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公寓楼、餐厅、风雨操场、运动场,是目前平度市硬件条件最好的初中学校。

  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李晓萌非常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她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还比较薄弱,一些学校门口的道路破损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出行。她建议教育部门加大力度统筹农村学校建设,鼓励各区市增加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改造的投入。同时,加强部门间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项骏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认真研究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持续做好相关工作。根据城市更新发展需要,2024年,我市将在15个地块推进22所学校、10所幼儿园建设,计划导入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针对农村薄弱学校条件较差的问题,市教育局实施了“强镇筑基”行动,督促指导相关区市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优育优教,提高师资保障水平

  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项骏介绍,近年来,青岛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水平,一大批高素质师范类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同时,创新梯队培养体系,实施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畅通优秀教师成长通道。目前,全市优质师资规模达到1.76万人,比2021年增长80%,拥有国家教学名师7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省特级教师359人,新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培养人选85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青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快,但从整个城市的维度来看,随着新建学校增多,老教师逐年退休,教师梯队建设仍面临挑战。”孙睿认为,为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青岛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引进。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公费师范生和师范类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定向招引力度,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为青年教师提供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以更好地留住人才,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培训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有重要作用。政协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教师需求。高艳丽认为,青岛可以搭建更加立体的培训体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指导。“除了培训,还可以通过加强校际交流的方式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教育部门可推动各学校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亲身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驻青高校资源也应利用起来,中小学教师可以和大学教师交流互动,共同开展科研,互相启发,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共同进步。”高艳丽说。

  集团化办学是打破城乡、区域、学段界限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青岛大力推广“优质校+新校”“强校+弱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优质资源向教育发展薄弱区域布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迅速崛起。

  市政协委员,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青岛超银学校校长潘晓莉介绍,2021年以来,超银教育集团先后接管了崂山区、市北区的两所公办学校,成立了超银崂山校区和重庆南路校区。集团为新校区选派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组建了高质量管理和教学班底,复制了成熟的超银管理经验、教学模式以及文化基因。合作办学两年多,两个校区发生蝶变,学生的精神气质、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承担着许多教学之外的任务,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李晓萌建议借鉴外地学校经验,将这些额外的任务与教学工作分离开来,让老师专注于教学。“为教师减负,绝不仅仅是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态。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关怀,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李晓萌说。

  “各位委员的建议很有启发性,对于我们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项骏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畅通入口,出台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政策,健全教育优秀人才引进机制,推进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实施青年干部育苗等行动,促进优秀干部教师持续产出。同时,健全落实好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让教师聚焦教育教学,减少额外负担。

  聚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近年来,青岛聚焦课堂主阵地,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从事教育多年,孙睿对课堂教学有着深入的思考。“一个好课堂应该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小组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整个班级分为4人制或6人制小组开展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孙睿认为,随着学生数量的逐步减少,青岛可以在部分学校试点小班化教学,为孩子们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孙睿关注的焦点。他认为,用AI、AR等新技术辅助教学是大趋势,这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变革,更是对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创新。引入新技术时不能盲目追求“炫酷”,而是应切实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确保引入的新技术能够真正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效果。

  “近年来,教育部门正在推广项目式学习,提高孩子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但受制于课程设置难度大、效果量化考评难等问题,项目式学习的推广步伐还不够快。”李晓萌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项目式课程研发,集合优势力量,结合现行考试特点,编写相应教材,逐步推动项目式学习全覆盖。此外,可以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发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式学习案例。

  在协商活动现场,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校长李红梅介绍了该校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情况。“项目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学习方式。为提高育人效果,古镇口海军中学发挥多种优势,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师团队,并设置多个博士工作室,邀请近百位博士担任课题项目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研究。学生们成立了多个课题研究小组,在问题和任务驱动下,展开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段合作。他们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进大自然,解析问题与难题,感受学科与社会、自然的交融,形成了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省、市活动中获得荣誉与好评。”李红梅说。

  五育并举,社会课堂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舞台。高艳丽认为,学校应广泛链接家长、社区、企业、博物馆、研究机构等资源,打造形式多样的社会课堂。同时,鼓励学生成立和参与多样化的学生社团,培养他们的协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助力基础教育。九三学社近年来持续开展科普教育讲座,并与青岛七中携手建设‘同心九三行科普教育基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更多社会团体参与到科普教育活动中,链接全国前沿科学资源,引入先进技术,丰富科普教育内容,让更多学校和学生受益。”高艳丽说。

  “感谢大家对青岛教育的支持。我们将以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主线,系统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项骏说,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全面开展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价,建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确保我市教育质量在全省第一方阵中稳中有升、再创新高;聚焦创新素养提升,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吸引更多优质高端科学资源进入校园;聚焦数字化赋能提质,以数字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赋能教育管理、教研科研和评价改革,探索未来学校新形态、基础教育发展新赛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聚焦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国内
   第07版:人大在行动
   第08版:倾听与商量
统筹推进改革,加快教育优质资源倍增
青岛日报倾听与商量08统筹推进改革,加快教育优质资源倍增 2024-09-20 2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