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8:青报读书
阅读伊恩·麦克尤恩就像是在经历惊悚却真实的人生,并始终保持人间清醒——~~~
阅读伊恩·麦克尤恩就像是在经历惊悚却真实的人生,并始终保持人间清醒——
偏爱极端与暗黑?但他足够严肃!

  《钢琴课》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周小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08

  《星期六》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夏欣茁 译

  作家出版社2008版

  《我这样的机器》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周小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版

  《赎罪》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郭国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水泥花园》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冯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潘帕 译

  99读书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

  《时间中的孩子》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何楚 译

  译林出版社2012版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伊恩·麦克尤恩会是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吗?这就如同一次次追问村上春树的诺奖运程一样,无解。毕竟,瑞典文学院对于这样一位对争议性或惊悚情节有着独特偏好、不太“正统”的小说家,是会持保留态度的,即便他足够优秀,即便人们一再强调,一位当代文学爱好者的书架不能缺少一本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

  关于伊恩·麦克尤恩,知乎上有如是评价:“暴力与死亡、黑暗与荒诞的审判者,一个自卑的卡夫卡,一个希区柯克状态的弗洛伊德,一个温柔颓丧又变态的托马斯·曼。”如此复合型人设,足见他的小说带给人们的戏剧性震撼与惊愕。中国作家余华在读了这位英国文学巨匠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后曾惊叹形容:“这些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

  在余华看来,麦克尤恩的故事叙述似乎永远行走在边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温暖、荒诞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边界上,就像国王拥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一样,麦克尤恩的边界叙述让他拥有了广袤的生活感受,他在写下希望的时候也写下了失望,写下恐怖的时候也写下了安慰,写下寒冷的时候也写下了温暖,写下荒诞的时候也写下了逼真,写下暴力的时候也写下了柔弱,写下理智冷静的时候也写下了情感冲动……“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文学,展示出了普遍的文学,或者说是让古已有之的情感和源远流长的思想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继续。”

  在另一位作家止庵那里,则极其精炼地将其概括为“小而深”,更关注他作品中非同寻常的情感深度,显然,这还是低估了麦克尤恩强大的创造力。2024年,当伊恩·麦克尤恩写于2022年74岁时的第18部小说《钢琴课》的中文版面世,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宏阔的他,这部迄今为止他最长的作品,原著篇幅近500页,小说时间线横跨半个多世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新冠疫情流行,涉及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撒切尔上台、福克兰群岛战争、柏林墙拆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工党当选、英国脱欧等一系列影响20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其中意象之丰富,出场人物之众,冠绝麦克尤恩的文学生涯。据说小说出版当年即成为《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纽约客》年度必读书,人们称“《钢琴课》为《赎罪》之后的最佳作品”——是继布克奖小说《阿姆斯特丹》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小说《赎罪》之后的“最佳”回归……可观的销售记录让麦克尤恩被公认为英国“国民作家”,他的名字成为当今英语文学“奇迹”的同义词。

  “你永远无法估计伊恩的下一部作品会写什么”,这是六年前这位文学“奇迹”来中国时一位评论家的感慨,即便已逾古稀之年,他依然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更加严肃地审视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本质。

  作为国内麦克尤恩全部简体中文作品的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目前已出版精装新版“麦克尤恩作品”系列17种,包括《赎罪》《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只爱陌生人》《床笫之间》《在切瑟尔海滩上》《梦想家彼得》《儿童法案》等代表作、麦克尤恩双语作品《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蟑螂》《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被误读的“文学变态者”

  “我真正担心的是无端的乐观,而不是无谓的暴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伊恩·麦克尤恩携两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床笫之间》一路奔袭,闯入文坛,两部集子细致刻画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邪恶和复杂性,死亡、乱伦、人物的孤陋游离,令人惊愕,之后随着两部小长篇《水泥花园》和《只爱陌生人》的问世,麦克尤恩在文学界的声名进一步巩固,可谓毁誉参半——“一位偏爱争议性或惊悚情节的优秀作家”。

  在《伊恩·麦克尤恩访谈录》中,1989年的一次访谈,被问及早期名声是否对其后续作品产生了消极影响时,麦克尤恩默然认同:“是的,我发现挺艰难的,因为某些报纸一个劲地大肆渲染我的所为,把我描绘成某种文学变态者。一旦围绕我的作品树立了这一系列预期,人们就会以这种方式阅读它。”

  此前,麦克尤恩就曾坦然回复有关他的短篇小说构建的世界异常令读者厌恶的问题,短篇中不仅有想象出来的恐怖,主人公还做了诸多令人惊诧不可描述之事,时至今日,显然仍会有读者难以容忍类似的“低俗可厌”。而麦克尤恩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他表示:“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我想,如果你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谈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此刻我坐下来,面对一页白纸——迫使我写小说的并不是那些美好、轻松、惬意和比较正面的东西,而是那些恶劣、困难和令人不安的事情。我需要那样一种张力来推动我写作。此外,我想,我一直都努力在我的短篇小说中凸显某种谨慎的乐观,而且我认为,除非在一个对我来说是完全险恶的世界中实现这一点,否则其实是做不到的。因此,我真正担心的是无端的乐观,而不是无谓的暴力。”

  时间证明,偏爱极端与暗黑的麦克尤恩实际上足够严肃。他坦陈:的确有一些令他痴迷的主题,比如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恋母情结,而之所以描述这些,是因为在他看来,父女关系抑或母子关系,或者青春期的萌动,往往决定了一个成年人的性情,并且,他的小说本身具有一种预设的灾难感,人物总是会先设想出最糟糕的情况,似乎只有这样才会觉得最终结果是足够好的。在《水泥花园》里,他讲述试图掩盖母亲死亡事实的孩子们,他们把母亲的尸体埋在地窖中,这样彼此就不致被拆散或被管束;《蝴蝶》同样是一个噩梦般的故事,甚至写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被吓到,但当被问及是怎么想到写这种故事时,麦克尤恩却不知如何作答,“因为真的很难描述我与写作素材之间的关联。我最终觉得除了故事本身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可以解释的了。”

  在2001年的另一次访谈中,麦克尤恩这样提及自己最初的短篇小说:“我寻找极端情形、精神错乱的叙述者、晦淫和惊悚——并精心谋篇布局,将这些元素融入行文中……你觉得我的小说一直都关涉道德,我恐怕无法苟同。确实,我的小说包含种种皮相之谈,对生活抱持相当脆弱的乐观。我希望避免对短篇小说作任何程式化的道德操纵,对长篇小说亦如此——我尽量搁置小说的道德性意蕴,希望人们可以有节制地怜恤正派人,即使正派人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反派人。”

  从未脱离现实的“小题大作”

  “如果有一天,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减退,就是我应该退休的时候了。”

  1983年,《格兰塔》杂志和英国图书经销委员会,将伊恩·麦克尤恩纳入“英国青年小说家二十佳”之一,与他一同入选的同代人还有马丁·艾米斯、萨尔曼·鲁西迪、帕特·巴克、威廉·博伊德、石黑一雄和朱利安·巴恩斯等。

  而此时麦克尤恩却觉得自己需要逃脱早期作品中幽闭恐怖的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未进行小说创作,转而写了一系列剧本,包括关于核战威胁的清唱剧《或者,我们去死?》,电影剧本《犁田者的午餐》,而真正的创作转折点是初版于1987年的《时间中的孩子》,“我觉得自己可以设法将早先一幅幅刻画极端心理状态的小油画与较为广阔的社会现实相勾连了。对我而言,《时间中的孩子》是个转折点,政治、道德、社会、喜剧以及其他的可能性都涉入其中。”评论界也将《时间中的孩子》作为麦克尤恩创作的重要转折,它让读者思考:当儿童蜕化为成人,我们是否留意正在流失的珍贵之物?这种复合型的深刻书写,始终也是麦克尤恩的追求。

  2018年,麦克尤恩来中国之时,正逢《我这样的机器》面世,这部小说对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新科技等议题的展现,是他对时代热点的回应,也是他“小题大作”的书写方式的再度呈现。书中,麦克尤恩设想了一个平行宇宙,男主人公是个资深宅男,爱上了聪明又神秘的女邻居,并买下一台最先进的仿生机器人——亚当,而三人的关系发展成了一场“三角恋”,他们必须一起面对深刻复杂的道德难题……显然,“三角恋”的故事就如同《赎罪》中那次源于少女忌妒心的“无心之失”,又类似《在切瑟尔海滩上》某个不和谐的夜晚,《钢琴课》里一段不伦的师生恋……当它们都放在人性与时代的大命题的注脚下时,“皮相”便生出足以改变一生的灾难,《我这样的机器》要探讨的是机器人是否会有自我意识、人工智能究竟需不需要有道德感的人性与现实严肃命题。

  对已逾古稀之年的麦克尤恩而言,“小题大作”是一项伴随其写作生涯的挑战。在一次有关小说作用的表述中,他说:“我们的确面临本性的考验,而且,我们越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越能更好地面对考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基于经验看待自己,看待我们的认知能力怎样塑造我们跟世界的互动、我们跟彼此的交流。但艺术起不了什么作用。可以肯定的是,我在写小说时,并不认为自己要拯救世界。”看似无用的小说自然无法拯救世界,却让我们洞悉人类自己的本性,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保有人间清醒。在读者那里,伊恩·麦克尤恩从未过时,始终给予读者标配的文学意义:脑洞大开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在偶发多变的事件里探讨道德与人性,用虚构的故事直指现实的复杂。

  在麦克尤恩眼中,世界更喧嚣了:“互联网使世界喧嚣,滚滚的新闻使它喧嚣。英国本土来说,使它更为喧嚣的还有转变的国民性格,狂热得多了,更情绪化、乖僻且易变了。国民情绪不断波动。首相可以这一周是上帝,下一周是撒旦魔鬼。一句闲言碎语都能让那帮专业韵文解读者日复一日地无聊沉思。我并不是说如今人们无法独处,但差别在于,七八十年代时独处唾手可得,而现今大家得努力争取。那时候,独处如同你呼吸的空气,而如果想进入公众视野,那得努力才行。现在完全掉了个个儿。”面对当下的问题与困境,作家何为?已逾古稀的麦克尤恩回答:写作是作家唯一能采取的方法,而好奇心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好奇心让他的脑子、他的心灵时刻保持年轻。如果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其实就是灵魂的一种死亡。“如果有一天,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减退,就是我应该退休的时候了。”老骥伏枥的麦克尤恩永远站在伦理道德的边缘,提醒人们,我们有能力创造出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东西。

  被历史洞穿的普通人命运

  “罗兰就是我的‘另我(alter ego)’,不过我没他那么幸运。”

  擅于处理日常生活摧残的伊恩·麦克尤恩,这一次更加鲜明地将角色置于那些重大历史时刻,愈加彰显了他创作的宏阔与野心。在写于疫情期间、初版于2022年的最新长篇《钢琴课》中,他以主人公罗兰·贝恩斯的一生为主线,串起其身边诸多人物的人生命运,以个体叙事写就一部断代史。

  “当‘岁月像沉重的盖子,缓缓封住了旧日的死亡’,如果我们像年老的罗兰一样,抬头回望人类的一个世纪,低头回顾自己平凡的一生,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战争、和平、灾难、环境、经济、政治、人类末日、民族仇恨?还是五十年前的一首钢琴曲、青年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诗歌、多年旧友或情人的离世?抑或是某位饱经苦难的朋友、儿孙前来看望的某个日子、尚未出来的某份体检报告,或者某张自己已经记不清楚的旧照片?我们‘在历史不起眼的缝隙中活着’,是我们造就了历史,还是历史洞穿了我们?”译者周小进在后记中对小说做如是追问。那些贯穿小说的现实与回忆,如同麦克尤恩一贯的叙事风格,交织缠绕,塑造出一个个于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鲜活真实的普通个体。一个人的一生如棱镜,折射对历史与人性的有力沉思。

  小说记述了罗兰的一生:童年时跟随父母在利比亚军营中生活、少年时代在寄宿学校读书、带着被性侵的创伤记忆辍学打工、怀揣诗人梦想艰难度日、妻子突然失踪、独自抚养孩子、中年后与妻子的和解、重新面对少年的创伤、老年时因为疫情而被封家中。麦克尤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19年年底时这部小说他已经有了一些草稿,他想“敷衍一部横跨一生的大部头小说”:“2019年时我四处旅行,我跟我妻子说2020年我想待在伦敦的家里。可我并不知道,后来全世界都会待在家里!”英国新冠疫情期间,麦克尤恩说这是他第一次拥有大段时间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写作,每周7天,每天12到16个小时。“翻开日记,看到的是未来几周的空白页,这是一种巨大的奢侈,一种不受打扰的奢侈。完全沉浸其中,这是我写作生涯的一大乐趣。我有两到三年时间都活在这本书里。后来2021年封城结束后,封城政治也出现在了小说里。”

  小说中很多事件都有麦克尤恩个人的影子,他虽在采访中否认《钢琴课》是自传,但也承认的确“攫取了自己的人生片段”,而这是麦克尤恩此前创作中从未尝试过的,“关于家庭生活、我失散的哥哥、寄宿学校等等”。小说中,主人公罗兰的父母在二战期间相遇,在生下罗兰之前,两人就育有一子,迫于当时的局势和经济状况,长子刚生下来六周就被送走。罗兰童年时期,父亲被派往非洲驻军,罗兰随军多次迁徙,而母亲在这段婚姻生活中极其压抑,长期遭受父亲家暴。母亲临终前,罗兰与失散多年的同胞哥哥罗伯特相认,这一情节也同样与现实呼应。麦克尤恩说:罗兰就是我的“另我”,不过我没他那么幸运。

  伊恩·麦克尤恩的母亲罗丝前夫名为欧内斯特·沃特,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即《钢琴课》献词中的吉姆·沃特和马琦·霍普金斯。欧内斯特参加二战期间,罗丝与大卫·麦克尤恩相爱,生有一子,随即送人领养,即献词中的大卫·夏普。六年后,已经结婚的罗丝和大卫·麦克尤恩生下伊恩·麦克尤恩。2002 年左右,大卫·夏普发现自己与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两人相认,这一新闻之后被媒体报道。2008年大卫·夏普出版有回忆录《完全放弃》,由麦克尤恩做序。

  小说从一段如梦似幻的钢琴课记忆开始,梦醒之后,开启了另一条现实线索:罗兰的妻子阿丽莎神秘失踪,留下了自己和7个月大的儿子劳伦斯。起初,警察甚至怀疑阿丽莎是被罗兰谋杀——毕竟每一个失踪妻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怀疑的丈夫。不过,随着阿丽莎一次次寄来明信片,她的行踪也终于浮出水面——阿丽莎只身前往德国去追寻自己的作家梦。

  彼时正值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刚刚爆出,整个欧洲人心惶惶。摆脱嫌疑后的罗兰,面对妻子不辞而别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负担起照料儿子的重任……于是,两条线索自此开始交织叙事:青春悸动的少年与优雅危险的钢琴课女教师之间上演的一段难以自拔的禁忌之恋;罗兰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以及其离家背后的真正原因……

  从20世纪晚期柏林墙倒塌,到新世纪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气候变化,在历史的洪流中,罗兰时而趁势而为,但更多时候是奋力反抗。他一生犹疑不决,为失去的机会而困扰,期冀通过每一种可能的途径——文学、旅行、友谊、毒品、政治、性和爱情等,寻求安慰。“在不是自己选择的生活中,在一系列对外部事件的反应中,要随波逐流多么容易啊!他从未做过任何一个重要决定。”

  正如麦克尤恩在采访中所说,《钢琴课》探讨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体生活如何产生影响,偶发事件又是如何支配和改变人生轨迹;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肯尼迪……那些“遥远的希腊神祇”,虽然与普通人隔着时空距离,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依然会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罗兰·贝恩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生活和记忆在历史中成形,他本人也在创伤中成长……

  “时代的潮水涌来,我们惊慌失措、无处躲藏;潮水退去,我们踉踉跄跄重新站立起来,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人人举目四望,茫然不知所措。”罗兰在柏林墙拆除现场说:“这个割裂的城市、割裂的世界,有一部分历史是他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报调查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城事·专题
   第06版:幸福市北
   第07版:幸福市北
   第08版:青报读书
偏爱极端与暗黑?但他足够严肃!
青岛日报青报读书08偏爱极端与暗黑?但他足够严肃! 2024-09-19 2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