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9:今日即墨
7个区级以上工业园区落户企业950余家,17个镇级重点工业园区落户企业480多家,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载体涌现~~~
~~~
~~~
~~~
7个区级以上工业园区落户企业950余家,17个镇级重点工业园区落户企业480多家,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载体涌现
即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显现
  ■即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图为即墨创智新区俯瞰。
  ■即墨济铁物流园内等待发货的商品车。彭文舒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孙静秋

  产业园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即墨牢牢扭住实体经济这一关键支撑,紧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以园区为节点、以企业为支点、以项目为重点,培育了一批助力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产业,打造出一批配套协作、高效专业的零部件及物流产业园,聚集了一批各具特色、产业协同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产业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位于即墨区数字装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几栋办公楼宇矗立在园区一角。该项目于2022年6月揭牌成立,依托“研究院+产业园”模式,将打造一处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加速于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于去年建成使用,已引进孵化42家企业,包含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家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进行招商引资、项目孵化。对高校来说,可以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对中小企业来说,可以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双赢。”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周宗明说。

  园区新入驻企业青岛中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涵盖环保技术、环境监测等多业务板块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此之前,公司因如何与科研院所、高校精准对接而烦恼。“以前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拓宽渠道,来到园区后,我们很容易就和更多的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势头非常好。”公司副总经理赵涛说。

  青岛理工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作为青岛市重点项目与重点人才项目,依托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李长河教授等7位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专家团队,通过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孵化更多企业落户园区、扎根即墨。

  目前园区有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的企业10余家。随着一期项目企业入住率实现100%,二期项目建设也已启动,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项目二期计划6月份入驻,目前已签约10余家企业,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一个年产值10亿元的科技示范产业园,力争5年内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周宗明说。

  项目建设“加速跑”产业链条再延伸

  挖掘机、装卸车来回穿梭,工人埋头苦干……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现在主要是,场地平整,压实后再进行碎石回填。计划4月底到5月初,三个厂房全部封顶。”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施工方项目负责人说。

  作为2023年市重点项目,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是为当地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专门配套的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约52亿元,项目一期2022年7月开工建设,二期也于当年年底启动。为给项目方最大限度争取时间,即墨区成立服务专班进场办公,启动了“拿地即开工”服务,项目审批时间比预计提前了3个月。

  目前,产业园一期已于2022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与1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4家已进场,主要涉及座椅、焊装总成、总装总成等。在传统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即墨正加快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打造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高效的物流配套服务。在即墨济铁物流园汽车发货区,数百辆由一汽—大众(青岛)华东基地生产的新宝来以及奥迪A3一字排放,有序装运。经信息录入后,290辆汽车于当晚10点通过铁路运出,4天后就可到达成都。据了解,春节后开工以来,即墨济铁物流园商品车运输量已超过4500辆。

  “物流园区现在有3条商品车装运线,一年装运商品车可达10万台以上,发送量基本可达到三天两列。”即墨济铁物流园综合部部长张延峻说,相比汽运,铁路运输能力更强,一个车厢可装10辆小轿车,一列货车可运送290辆,极大节约了物流成本。

  盘活闲置用地构建新型专业园区

  为充分发挥专业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即墨区还在镇街规划打造17个千亩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重点围绕1-2个前沿领域布局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

  其中,北安街道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规划面积1000多亩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为此,街道成立了项目招引专班,拓展“以商招商”领域、加强“联合招商”力度、创新“委托招商”模式,目前已引进青岛惠科等10多个项目。

  眼下,位于潮海街道的青岛现代海洋国际科技同创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涵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海工智能装备、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环保、汽车模具、创新中心等七个功能区块,将打造我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项目去年12月开工,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春节期间,街道成立重点项目保障小组,同我们一起协同作战。”项目经理张兆东说,项目一期计划2024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

  除了同创海洋科技产业园,周边还有6个园区已建成或正在施工。记者了解到,潮海街道盘活存量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1000亩,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组合拳,成功落户7个园中园,勾勒出未来潮海都市智造产业园框架,走出了一条“工业上楼、产业聚集”的城市工业集约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即墨7个区级以上工业园区落户工业企业950余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五成;17个镇级重点工业园区落户工业企业480多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值的5%。一批产业集聚、配套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载体在即墨涌现,推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专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
   第07版:新财富
   第08版:工赋青岛
   第09版:今日即墨
   第10版:会展
   第11版:福彩
   第12版:法治
即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显现
2022年度即墨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举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新年首场慰问演出走进“汽车城”
即墨:文明实践有特色“非遗”资源惠万家
青岛日报今日即墨09即墨: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显现 2023-02-17 2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