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6:文化
青岛大学教授金翠华讲授回忆录写作要点——~~~
~~~
~~~
~~~青岛大剧院发布15周年庆演出计划
~~~
青岛大学教授金翠华讲授回忆录写作要点——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3月26日上午,由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与本报共同举办的名家公益大讲堂开讲,特邀青岛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翠华为老年朋友带来一场精彩的“如何写好回忆录”的讲座。金翠华教授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写好回忆录。

  关于选材,她着重谈了四个“有”:心中有小、心中有细、心中有变、心中有异同。具体来讲,由于老年人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所以要选择那些值得写的事。就是那些经常从内心涌动出来的小事,看似是小事,实际是对我们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心中有细,指能够细致地讲过去的某件事,“想一想哪些是能震撼自己的细小的事”。金教授提到过去“挨饿”的经历,从很多细节可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唤醒年轻人珍惜生活。心中有变,指的是那些过去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了结局,有了变化,是什么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值得写的内容。心中有异同,指人的弱点很多是共同的,在不同的处事中有些心意却是相同的。“心中有了异同,写出来的东西就有了反思和成长。”“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金翠华教授提醒老年朋友,开始写作前,先选好素材再动笔不迟。

  金翠华教授总结了创作回忆录语言需把握的四个要点:准确、简洁、通顺、生动。准确,才能让读者正确理解你所写的内容,想做到这一点,心里要先想清楚,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简洁可以让文字更为清楚得表现出来;可以借鉴别人的写作文风,但当自己开始写的时候就要用自己的语言,通顺就好,这样才是真实的自己;加上事例,才能让回忆录生动起来。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齐鲁银龄
   第A04版:养老周刊
   第A06版:文化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健康周刊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77岁林岩:以笔为翼,延续爱女吟诵梦
“出书”,我们更专业
让世界艺术走进市民生活
花园头抗日纪念碑
老年生活报文化A06“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2025-03-31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