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
浙江省人民医院淋巴外科及显微重建外科主任郑有卯的诊室里,1/3的号源都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室里常常站满了带着各地口音的人。手术已经排到了12月,费用在5万元以内。
一度停滞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如今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记者统计,不超过30家医院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方网站上进行了登记备案,但开展手术的医院数量远不止于此。动手术的医生来自淋巴外科、显微外科、整复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头颈外科……“现在的状态是一拥而上,都想做。”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四科主任秦时强说。有些医生宣称手术有效率在90%以上。有些医生保守评估长期有效率“不足四成”。
新消息甚至引来了世界各地的人。一位75岁的加拿大患者专程到哈尔滨做了手术。一位南非的外科医生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参观了手术。
探路
起初是外科医生谢庆平操作淋巴静脉吻合术(简称LVA)后的偶然发现。2月27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正在进行一台颈深LVA手术,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流淌着造影剂的淋巴管。
LVA不是一个新鲜的手术。1979年我国医生就开始将其应用于少量病例的淋巴水肿治疗。它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修路”——在显微镜下,将堵塞的淋巴管截断,接入静脉血管,让淋巴液改道汇入通畅的静脉,重建人体代谢废物的通道。
201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前主任、现杭州求是医院院长谢庆平一如往常为病人进行了LVA手术,解决其颈部的淋巴系统问题。术后,一位伴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反馈自己的“头脑清楚”了一些。
2012年,一位丹麦学者首次揭示了大脑内的类淋巴系统。201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又在小鼠脑内发现了功能性淋巴管。该团队于2018年发表后续研究,阐述了脑膜淋巴系统回流障碍与AD(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是一条通路。
现在似乎有了一条新路,面向中、重症患者开放。
2020年9月,谢庆平正式为一位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颈深部LVA手术。术前患者卧床,不能正确对答,不能自主进食和控制大小便。术后9个月,谢庆平评估其恢复基本认知和生活自理功能。
问路
11年前,马玟的母亲出现记忆力减退。渐渐地,她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家里找不到卫生间。乘坐电梯和走楼梯都会使她感到恐惧。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马玟带着母亲先后跑了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8家医院,很少有医生主动向她提起手术的治疗方法,但她还是决定要做。她觉得没有人能理解24小时照护者的心情。“家属的忍耐基本上到了极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重建显微外科中心主任章一新说,“治疗的意愿太强了,我们原来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病人”。
2023年,谢庆平频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交流分享这个“国际首创”的手术经验。当时国内仍少有医院开展。谢庆平在自己创办的二级民营医院——杭州求是医院进行手术,费用是20万元左右。
郑有卯是公立医院中较早开展该手术的医生之一。2024年5月,当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组建了一个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在内近10人的多学科会诊团队,前往浙江向郑有卯学习这一手术时,功能神经外科的秦时强仍然觉得“不太可能”。结果他们去病房看了患者,家属非常兴奋。“他们做完手术只有一天,就说进步非常大。”秦时强有了一些信心。
正路
对于临床研究来说,术后随访至关重要。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家属而言,带患者出一趟门,并且让他们配合检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时强注册临床研究时提出的方案是纳入30个病例,但直到现在,只有两例回来做了检查。“我们也一直在争取病人回来,甚至给一些优惠措施,免费做一部分检查。”如果病人术后效果不明显,随访的配合度就低。
从他做的42例患者中,秦时强评估的有效率是60%-70%。他说,“说句实话,我现在也不认为这个手术就能够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临床试验。”四处求医的家属们能够得到唯一确切的消息是,可能还需要等待。
杜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