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1:头版
青岛创新老龄和养老服务体系~~~青岛与菏泽签订“银龄行动”定向帮扶协议
~~~
~~~本报“回忆录写作班”第二场公益课堂圆满举行
“有了好心态,一定能写出好的回忆录”
本报“回忆录写作班”第二场公益课堂圆满举行

  “谢谢老年生活报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讲座,希望有机会经常听到。”3月26日上午9点半,在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青岛大学教授金翠华为本报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如何写好回忆录”的讲座。

  “有了好心态,一定能写出好回忆录”

  金翠华有多年教学经验,面对二十岁的年轻学生与六七十岁的“老年读者”,如何“教写作”有许多不同,“年轻学生阅历浅,我会告诉他们‘深入观察生活’,老年人阅历深,心里有的是内容,我要教给他们如何把心里的东西‘挖出来’”。

  授课前,金翠华鼓励大家,“不要怀疑自己,觉得‘我老了,写这些有用吗’,而是‘我喜欢我就写’。生命之树长青,只要心年轻,就一定可以写。”金翠华特别提到一本百岁老人写的自传《绿梳子》。作者动笔时已是93岁高龄,写完回忆录时正好100岁。她强调:“有了好心态,就一定能写出好的回忆录。”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金翠华从四个方面——“选材、立意、结构、语言”详细阐述了如何写好回忆录。关于选材,她着重谈了四个“有”:心中有小、心中有细、心中有变、心中有异同。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金翠华提醒老年朋友,开始写作前,先选好素材再动笔不迟。

  “回忆录,不仅是家族的传承”

  “今天听了金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感慨颇多。老师和蔼可亲,让我们知道了回忆录该如何去写。”“我先按照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是留给下一代的遗产。我要写我的父亲,到儿子那里就成了孙子。到时候孙子替爷爷来办这件事,这就是传承。”

  讲座结束后,许多中老年朋友兴致不减,继续与金翠华交流。一位刚退休不久的男士带着给父亲写的回忆录请教金翠华,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点。“听完讲座,不光是写作上有收获,回想人生的每一步,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得到升华了。”一位女士感慨地说。

  最后,金翠华将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家塞缪尔·乌尔曼写的《年轻》送给每一位中老年朋友。“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当金翠华朗读这段话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记者 王丽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关注
   第A03版:婚恋
   第A04版:惠风家园
   第A06版:延年益寿
   第A07版:文史
   第A08版:时事
先行先试,守护老年人幸福家园
养老“短托”你愿意吗
“有了好心态,一定能写出好的回忆录”
老年生活报头版A01“有了好心态,一定能写出好的回忆录”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