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家住青岛市市南区的季女士一直在考虑换个房子,“年龄大了,感觉真爬不动楼梯了,就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电梯房。”
随着老龄化走上快速、深度的进程,如何满足老年群体的适老居住需求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在居家养老依然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选择的当下,改善住房条件或周边配套设施,成为一些老人提升居住品质的核心诉求。
爬楼成负担
六旬老人欲换房
“从小就住在这,可以说这大半辈子就没换个地。”季女士今年64岁,从搬到现在居住的地方,一住就是五十多年。“以前是大院,上世纪九十年代拆迁盖的楼房。”
季女士住在6楼,过去爬个楼并没觉得怎样,但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了力不从心。“去市场买菜回来,一般要到4楼歇歇。”季女士告诉记者,房子本身并不大,而且还西晒,一直有想换的想法,但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季女士说,女儿早就劝说他们改善一下居住条件,用他们的话说,改善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养老。“我们这里,靠着市场,生活还是挺方便的,所以再选择,除了换个电梯房,周边的生活配套和交通也是我们关注的,当然如果能离孩子家近一些是最好的。”在季女士看来,生活配套齐全可免去孩子们的担心,交通配套完善则便于和伙伴们经常见面。
能力范围内
改善住房有必要
和季女士还在选择中不同,70岁的刘先生早在去年就完成了改善。刘先生原本住在市北区,虽然面积不小,但房龄已有十几年。“之前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刘先生说,自己住的区域人口密集,小区周边的环境相对差一些,“人太多了,小区里车都停不下。”
考虑到年龄越来越大,为了有一个更舒适便捷的养老环境,刘先生决定换房。“我最在意的就是居住环境,小区是否安静、空气如何等都是比较看重的。”最终,刘先生在城阳区选中了心仪的房子,“把之前的房子卖了,换购了这套,面积差不多,但环境却好了太多。”
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新房,他最喜欢的就是院子,“我这人就喜欢花花草草的东西,没事在院子里种种花、种种菜,很舒适。人老了嘛,也要有事干。”在刘先生看来,辛苦了大半辈子,老年人也应该多为自己想想,只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还是有改善居住条件的必要性。
需求要重视
多管齐下动真格
在我国老年人的普遍观念里,喜欢把房子和家等同为一个概念,越是上年龄的人对于要有一个房子的概念越强。但是,有相当数量老年人的房子已经使用了大半辈子,随着房子老化、配套落后等问题,老年人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十分强烈。
日前发布的《2023年北京老年居住需求洞察报告》显示,北京购房老人样本中,出于改善住房条件或周边配套而购房的占比近70%。
尽管如此,购房毕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输出,由于老年人经济收入通常有限,像刘先生一样,能为自己购房来改善居住环境的老人还是少数。贝壳找房青岛站合作品牌链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所接待的购房客户中老年客户占比并不大,一般来为自己购房的大都是从老旧小区换到有电梯、离医院近的房子,“和为自己购房相比,更多老年人是帮助子女购房。”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应当重视,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条件也不应只有购房这一条路。今年10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布了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根据计划,青岛明年将改造433个老旧小区。
“完善居住保障体系设计、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住房适老改造、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日常照料和医疗服务,才能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表示。记者 许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