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4:文史周刊
名不副实的“名将”张灵甫:折戟孟良崮
图为华野九纵战士在冲击孟良崮。
陈毅(左一)、粟裕(左二)在指挥战斗。
张灵甫和第四任妻子王玉龄结婚照。

  “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电影《南征北战》中,绝望的国民党军长留下了这句经典台词。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取材于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影片中的军长,对应的是国民党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

  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确实有功,2005年,其长子替父亲领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抗日纪念章。但功不掩过,他是积极参加内战、进攻解放区的急先锋,结局早已注定。

  1

  王耀武收留张灵甫

  1946年年初,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国民党政府对军队进行了整编,集团军机构改为绥靖区和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整编旅。这次整编过程中,有了“国军五大主力”之说。

  74军在“五大主力”中得到的评价,可以说是军队的至高赞扬——“打出来的”。抗日战争中,74军是国民党军中战绩最辉煌的部队,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的所有大型战役,获得了国民党政府作战有功军事单位的最高荣誉“飞虎旗”。不过,张灵甫担任74军军长时,已经是抗战胜利几个月后的事了。

  张灵甫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他在黄埔四期中并不显眼,后来的发展也是按部就班。他参加了北伐、中原大战、“围剿”中央苏区……到1934年时,张灵甫是胡宗南第1军下属的一个团长,跟在红军屁股后面也到了故乡陕北。

  回到老家的张灵甫第一次暴得大名,是因为一桩杀人案,也就是著名的“古城团长杀妻案”。因为杀妻案,张灵甫不可能再回胡宗南的第一军。恰好那时王耀武的51师也在陕西,张灵甫便投奔而去。王耀武把张灵甫看做“关中血性汉子”,直接给了个上校军衔,开始提携栽培。

  2

  “名将”功成真与假

  张灵甫投身51师,正赶上了51师的一次关键升级,它被列入第三批“调整师”之列进行换装整编。

  随后,还没有完成“调整”的51师,被投入到惨烈的淞沪战场。张灵甫也开始了抗日作战。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张灵甫从团长起步,至高做到74军副军长,军衔由上校到少将。多数情况下,他只是率领74军一部,作为战术层面的执行者出现。以此衡量,张灵甫显然担不起“名将”之称。

  张灵甫的成名之战,是1938年10月的张古山之战。这场战斗,是武汉会战之中万家岭大捷的关键一役。不过,近年来但凡提及此役,总会反复出现一个场景:王耀武召开军事会议,张灵甫提出《三国演义》中邓艾取成都的故事,侃侃而谈。被王耀武采纳后,张灵甫组织敢死队,抄后路、攀绝壁夜袭张古山,光着膀子与日军拼刺刀,终于完成任务。然而,这样的叙述并不符合史实,张灵甫也没带领敢死队冲锋。这一仗,日军除十几个人逃脱外,被消灭了八百余人。而51师伤亡三千余人,团长阵亡一名、重伤四名。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了表彰有功人员共颁发了160多枚青天白日勋章,但张灵甫没得过。1943年和1944年的两次常德会战,担任师长的张灵甫分获四等、三等宝鼎勋章。同样的勋章,74军其他几位师长得到的多得多。

  张灵甫在抗战期间多次负伤,作战有功,算得上恪尽职守,但无论其军事地位、战绩、战功,都难以匹配“抗日名将”之称。

  3

  “死无葬身之地”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抗战中最能征惯战的74军接过南京的警备任务,正式成为“御林军”。1946年4月,张灵甫升任74军中将军长,并兼任南京警备司令,登上个人军事生涯之巅峰。

  张灵甫能当上军长和后来整编第74师的师长,很大程度上是王耀武一手提拔的结果。王耀武属意张灵甫,其实还是看中了他的“忠勇”。起初,张灵甫好像没有辜负王耀武的栽培。74军变身整编第74师后不久,国民党挑起内战,开始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其中正规军的三分之一,合计约50万人,兵分几路,黑云压城一样逼近华东解放区。

  整编第74师一时风头出尽,首战六合和天长,再战淮阴和淮安,凭借强大的炮火和抗日战争时期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74师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陈毅、宋时轮指挥的山东野战军遭到不小的损失。随后,整编第74师和华中野战军6师两战涞水。张灵甫遇到的对手是外号“王老虎”的王必成。

  1946年10月第一战,整编第74师攻城12天未果,伤亡6000人,仓皇退去。一个多月后,整编第74师携飞机、重炮支援卷土重来。6师伤亡5000余人,含恨弃城。这样的败仗在王必成的军事生涯还是头一遭。

  二战涞水失利后,在华中野战军一次军事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将王必成“撤职查办”。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深知王必成个性,将撤职的意见驳回。在粟裕谋篇的大战局中,涞水虽然丢了,但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整编第74师被阻滞,保障了宿北战役的进行。那一仗,国民党整编第69师被全歼。

  “王老虎”对粟裕说:“再打74师,别忘记了6师!”整编第74师一连串的战绩,让张灵甫获得了三等云麾勋章,但这并没有抵消他的消沉。在发给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的电报中,他哀叹中共部队“无论战略战役战斗皆优于国军……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伤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一语成谶!此时距离孟良崮战役,只有不到半年时间。

  粟裕主动调整战术

  4

  1947年3月,在山东省临沂地区沂水一线,国民党军集中45万军队,“五大主力”中,除早已开赴东北的新1军和新6军,整编第74师、第11师和第5军尽皆出场。以“三大主力”为骨干,国民党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而且,蒋介石这次吸取教训、变更战法,决定由顾祝同统一指挥,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使华东野战军啃不动、吞不下。

  华东野战军是1947年初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而来,陈毅任司令员和政委,军事指挥则主要由副司令员粟裕负责。

  华东野战军时南时北、或东或西、南征北战,想尽办法调动、拉散分开敌人的抱团作战,行程多达千里以上。陈毅形象地将之称为“耍龙灯”。

  但一个多月的转战回旋没有大的战果。敌人密集不好打,部队来回调动,陈、粟也十分焦急,拟以一纵和六纵穿插鲁南、七纵南下苏北,以调动分散敌人、创造战机。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分别于5月4日和5月6日来电,反复强调:“要有极大的耐心。”“不要分兵,保持最大兵力。”

  粟裕停止了一、七纵队的行动,收缩兵力,在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时,主动撤退至莱芜、新泰地区以东,这一地区多岩石山地,不利于国民党重型装备的通行。而六纵已经提前南下至鲁南地区,粟裕便命两万多人的六纵于强敌环伺的平邑地区隐伏待命。在数日后的孟良崮战役中,这支部队如神兵天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军史界誉为粟裕的“神来之笔”。华野的主动撤退,影响了顾祝同判断,把“稳扎稳打”改为“稳扎猛打”,命令三个进攻兵团跟踪打击。

  5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5月10日,国民党军三路之一的汤恩伯第一兵团,右翼的第7军和整编第48师进攻时略有暴露,有继续进犯沂水的迹象。

  汤恩伯第一兵团正是以整编第74师为主力,但华野这时眼中的目标是第7军和整编第48师。作战部署很快下达,部队向预定战场开进。为便于指挥,华野指挥部也开始转址,第一梯队已经先期出发,第二梯队也已经开始收拾行装,11日,一份情报紧急送到陈毅、粟裕面前。华野侦迅部门截获汤恩伯作战命令。内容是:“以整编第74师为中路主攻,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为左右两翼,限于12日拿下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的坦埠。”

  华野最擅长的是寻歼弱敌、侧翼之敌或孤立之敌,原准备打第7军和整编第48师,也是这样的惯常战法。但粟裕这次直取敌军最强锋锐,虎口拔牙,这还是在自身总兵力不及对手二分之一的形势下的决定,胆魄何其壮哉!而华野司令员陈毅听完粟裕的设想和部署,大手一挥:“好!我们就是要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气概!不走了,打74师!”

  在粟裕看来,用“虎口拔牙”比喻歼灭整编第74师不够准确,还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确切一些。”华野拿出了全部家底,以五个纵队围歼整编第74师,四个纵队阻敌增援。13日下午4时,整编第74师进攻至离华野指挥部坦埠只有八九公里时,遭到许世友率华野九纵阻击。激烈交战后,九纵后撤,诱敌前出。13日夜,整编第74师四周都是枪炮声,那是华野一纵、八纵完成了两翼穿插,把整编第74师从两旁的整编第83师和整编第25师中切割了出来。

  14日,不明就里的张灵甫仍旧指挥着部队进攻坦埠。前一天示弱的华野九纵和四纵露出本相,和整编第74师正面硬刚,以冲锋对冲锋。整编第74师扛不住了,张灵甫如梦方醒,下令回撤垛庄。三万多人马加上重装甲部队掉头回撤,军心浮动。更加惊骇的消息随后传来——垛庄已被华野六纵占领。

  12日中午,王必成接到粟裕命令,48小时内夺取垛庄,合围整编第74师。打整编第74师这个老冤家,粟裕没忘了“王老虎”,六纵也真有虎威,40个小时,两万将士飞奔240华里,用两条腿跑出了堪称奇迹的行军速度,比预定时间提前八个小时完成任务。整编第74师成了瓮中之鳖。

  6

  国民党“友军”不靠谱

  整编第74师刚发现被合围时,副师长、参谋等给张灵甫提了几个方案,一是突围,垛庄或者友军最近的右翼都是可供选择的方向;二是在孟良崮据险而守,以自陷绝境吸引华野,换取外围部队将华野围而歼之,美其名曰“中心开花”。

  张灵甫下令全军收缩,把整编第74师分布于以孟良崮为中心的险要高地。当时的战场态势是华野五个纵队把整编第74师紧紧围住,但更外围又有十个国民党整编师,确有包围华野之势。如果华野不能快速围歼74师,自己将陷入绝境。这时候也恰恰能看出张灵甫为将之能的欠缺。

  事实证明,国民党部队的“友军”靠不住。这一点,倒是粟裕在布局歼灭整编第74师的时候就想到了:“整编74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王牌,师长张灵甫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与其他国民党部队芥蒂很深。我军坚决阻援,敌友军未必会拼死救援。”孟良崮战役的进程印证了这个判断。

  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距离被包围的整编第74师不过10公里左右,面对张灵甫的呼救和上峰严令,他先是派了一个副团长,率兵一个连,冒充一个旅游击“救援”。后来实在推诿不过,就把本师最弱的一个团派了过去,“送肉”一样被华野阻击部队全歼。不过,这个团的损失倒是给事后李天霞脱罪提供了理由。

  另一边黄百韬的整编第25师很卖力,最近时打到距离整编第74师只有5公里,还是被华野阻援部队硬生生挡住。

  其实黄百韬也没有出全力。据时任整编25师148旅副旅长武之觑回忆,黄百韬派出的是一个旅,另外两个旅则摆在孟良崮西北地形有利的防御阵地的山窝里。

  “国军五大主力”中的整编第11师、第5军在更外围,此时鞭长莫及,不要说反包围华野,在粟裕事先安排的阻援部队面前如撞上了一堵厚墙,动弹不得。

  7

  孟良崮为何守不住

  崮,是一种形状奇特的山,一般的山顶是尖的,而崮的山顶,比较开阔。山体坡度很大,上面怪石嶙峋。在冷兵器时代,这当然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孟良崮,传说北宋抗辽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但对困兽一样的整编第74师来说,孟良崮绝非地利。

  整编第74师为了上山,火炮之类的重装备不得不丢弃。到了山上,又发现山体都是花岗岩,无法构筑工事,别说战壕,连单兵掩体也挖不出来。而华野的火炮过来,碎石乱飞,更加大了杀伤。

  天时也不在整编第74师这边。5月13日至15日,孟良崮烈日当空,山上无水源,整编第74师自14日上山后就滴水未得。16日下午战役结束,忽然一场大雨滂沱……华野对孟良崮的总攻从15日中午1时开始。

  不得不承认,整编第74师的官兵确实久经战阵,训练有素,即便没有重火力,轻武器的火力依然凶猛,而且战斗意志可称顽强,虽然被华野炮火炸的死伤惨重,却组织起密集的火力拦截,还多次居高临下发起反冲锋。

  华野攻击部队从陡峭的岩壁往上仰攻,每攻克一点,往往要经过数次或十数次的反复争夺,最后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孟良崮六平方公里方圆的战场杀得天昏地暗。16日晨,战斗继续。据曾任粟裕秘书的鞠开回忆,有纵队领导看伤亡太大,给粟裕打电话嚷嚷,要求晚上再战,陈毅接过电话吼起来:“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你们不要讲什么价钱!”

  另一边,整编第74师指挥部的山洞中,一名军官冲着电台喊出了电影《南征北战》中的经典台词:“请看在党国的份上,看在钟麟先生面上,拉兄弟一把吧!”喊话的是后来被俘的整编第74师参谋长魏振钺。“钟麟先生”张灵甫则被击毙。

  至16日黄昏时分,残敌肃清,孟良崮战役结束,全歼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共3.2万余人。

  孟良崮一场大战,是险仗,是恶仗,更是漂亮仗。难以平复激动心情的陈毅当即在华野指挥部赋诗,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逃。”而对老搭档粟裕,陈毅更是激赏“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张灵甫到底怎么死的

  8

  孟良崮战役至此本可以完结,但近年来关于此次战役的一个关键细节出现了多种说法——张灵甫是怎么死的?有“自杀说”“击毙说”“杀俘说”。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当场击毙,一直是军史上明确和公开的说法。

  “自杀说”则是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方面炮制和宣传的。整编第74师全军覆没,对国民党政府以极大的震动。蒋介石称“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随后发布训词,称张灵甫等“最后不屈相率自戕”,“集体自戕殉国”。国民党报刊亦借此大事宣传,另组织逃脱出来的74师官兵述说张灵甫等“壮烈牺牲情形”:“张师长、蔡副师长等,皆于手毙匪徒后,以其最后之一弹,慷慨成仁。”

  其实“自杀说”不值一驳,能看见张灵甫自杀的人,怎么可能有机会逃脱?曾为张灵甫验尸的华野四纵医生盛政权,也有明确回忆,张灵甫的主要伤口是在胸口两个枪眼,子弹是直穿心脏从后背飞出,射击的位置应该距离张灵甫200米左右。根据伤口情况来看,符合我军战士当时使用的美制冲锋枪口径。

  “杀俘说”则见于华野六纵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华野司令部参谋金子谷等人的回忆文章中,所述内容一致:张灵甫已经向六纵特务团投降,却被一名恨张灵甫入骨的干部开枪击毙。

  六纵特务团最先攻上孟良崮,打破了张灵甫的指挥部。作为这支部队直接领导的王必成和江渭清,所说有很大可信度。

  六纵和整编第74师交手三次,特别是孟良崮一战极为惨烈,个别干部战士为“报仇”而杀死张灵甫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此事严重破坏了俘虏政策,对此后的瓦解和争取敌军都可能产生极大不利影响。华野内部并未回避,不少华野老同志都直接或间接地听到陈毅对此事的严厉批评。“杀俘说”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张灵甫“自杀成仁”并非事实。

  董少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政策周刊
   第A03版:寻亲周刊
   第A04版:文史周刊
   第A06版:延年益寿
名不副实的“名将”张灵甫:折戟孟良崮
大连海参 蜂蜜
广告
广告
老年生活报文史周刊A04名不副实的“名将”张灵甫:折戟孟良崮 2022-09-21 2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