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8:身边事
~~~市殡仪馆设置一处无烟化电子祭祀区域 成为全国首家电子祭祀广场
~~~平度师范学校开展大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青岛开放大学启动~~~
~~~2025年局属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计划公布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护航肝移植患者肺癌治疗
科“祭”融合让追思更“清明”
市殡仪馆设置一处无烟化电子祭祀区域 成为全国首家电子祭祀广场
  市民来到电子祭祀区域进行追思。青岛市殡仪馆供图

  早报4月1日讯 清明将至,为响应绿色低碳、文明祭扫的号召,近年来,青岛市殡仪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升级智慧殡葬管理与控制系统,科技赋能管理和服务需求。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环保文明的缅怀环境,市殡仪馆内设置一处无烟化的电子祭祀区域,这是全国首家电子祭祀广场,共配备134块电子祭祀屏。祭扫家属通过手机扫描屏幕二维码创建纪念馆,将逝者信息与祭祀屏幕连接,以电子形式的香烛、鲜花、音乐、供品取代传统实物进行祭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提高了电子祭祀的真实感,提升了祭祀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数据显示,3月24日至采访当日,电子祭祀广场累计祭祀了1091位逝者。

  今年清明节期间,市殡仪馆在追思广场推出自助电子祭祀礼,为不取盒、不取牌位祭祀和生态葬祭祀的家属开通绿色缅怀通道;文明祭奠区内增设了自助点香机,前来祭扫的市民可以在此领取三支免费的清香。

  为了让祭祀更便捷,新型的网络祭祀服务也广受市民欢迎。市民可以通过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官网,点击“网上追思”栏目,借此为已故亲友建立纪念馆,发送悼念与哀思。市民朋友也可以在“青岛殡葬96444”公众号界面,在自助服务中选择“网上追思”进行线上祭扫。记者了解到,2024年一整年,共有近4000名用户在官网或小程序进行追思,共建立了500多座纪念馆,分别留下了1318条网页追思记录和71244条小程序追思记录。对于习惯写信的人,电子邮件同样可以成为怀念的方式,市民可以将信件发送至市殡仪馆的时空信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追思需求,为追思服务融入科技元素,提升科技含量,市殡仪馆内还设有两处数字沉浸式追思礼仪厅。这两处追思礼仪厅采用整套全息投影技术,通过播控软件系统进行技术支持,能够立体呈现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为逝者家属提供一个具有真实性、交互性、沉浸式的追思新场景,进一步满足亲属的情感寄托。同时,通过播放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更能让家属身临其境,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给追思以文明,给科技以生命。

  公益是殡葬服务的底色。市殡仪馆始终坚持殡葬公益、惠民属性不动摇,严格贯彻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为群众减轻殡葬负担,同时努力提升殡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能力,改造升级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将公益、便民贯彻到殡、葬、祭全链条服务中。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划重点
   第A03版:今日看点
   第A04版:大爱青岛
   第A05版:都市圈
   第A06版:一线探访
   第A07版:青岛面孔
   第A08版:身边事
   第A09版:爱军之岛 拥军之城
   第A10版:教育
   第A11版:教育·绿地
   第A12版:天下
科“祭”融合让追思更“清明”
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人人都是CEO”创业教育活动
艺体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共招781人
为肝移植肺癌患者成功施术
青岛早报身边事A08科“祭”融合让追思更“清明” 2025-04-02 2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